评课艺术读书心得|研讨课的心得体会读书心得
为进一步确立“以学为主 , 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观 , 积极探究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 切实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水平 , 我校于3月25日开展了“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研讨课活动 。听后受益匪浅,也为自己的教学指点了迷津, 指明了方向 . 在课堂教学中 , 教师们注重通过“以学为主 当堂达标”的模式 , 真正在课堂上落实在行动中 。同时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自学、学生的小组讨论、学生的当堂达标等主要环节 , 真正实现了“以学为主 当堂达标”的目标 。一、切实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 , 重视了学法引领 。法国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21世纪最困难也是最有价值的 , 是让教师闭上他的嘴 。教师要能想方设法设计好学生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 开启学生的口 , 动起学生的手 , 解放学生的脑 , 恰如其分地引导启发学生 。因此 要体现“以学为主” , 就要教给学生“如何学” 。根据不少老师编写的学案看 , 很多老师在这方面颇费了一番心思 , 真正起到了启发学生智慧、引领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构建学科知识的作用 。各位老师都能针对本学科的特点 , 教给学生切实可行的方法 。如马云飞老师和魏鑫茹老师 , 都体现了老师的指导有方 。这样学生有法可依 , 自学起来就会眉头舒展 , 不至于一头雾水 , 长此以往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二、“先学后交 , 当堂达标” , 这是衡量学与教的一面镜子 。“先学后交”与“先学后教”音同字不同 , “交”是更宽泛的“教” , 体现了合作学习、交流学习、交叉学习 。学生以小组合作为主 , 不再是整齐划一而是各有各的分工、各有各的学法;学生“我参与 , 我快乐 , 我自信 , 我成长” , 这就是生命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以学为主 , 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 因为这符合“两个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 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 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 。反思我们的日常教学 , 过多的重视讲课 , 淡化了预习和反馈 , 没有把“预习”和“反馈”当作课来上 , 注重的中间 , 忽视的是两边 , 部分教师甚至“前无指导、中无引导、后无点评” , 其实 , 一节课下来 , 教者只是完成了教学任务 , 优等生发言的机会不超过两次 , 尽量为中等生和学困生提供展示机会;二是在‘预习、反馈’两个环节着重解决学困生问题 , 重点关注了“弱势群体” , 并且利用了“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 , 实行验收制度 , 检查目标达成的情况;三是建立学习小组 , 资源共享 , 既有合作又有竞争 ,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次取得成功 。我想 , 我校学情与之有相似之处 , 这应该是今后我们进一步落实“以学为主 , 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的长期性任务.三、实施有效的评价 , 以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首先 , 要制定适宜的小组合作学习目标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 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达到个人目标 , 而且要帮助同伴实现目标 , 通过相互协作 , 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 。所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 要求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制定目标 。其次 , 正确处理组内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 , 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 , 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 , 非但达不到目的 , 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 , 优生更优 , 差生更差 。所以 , 教师要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 ,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 大胆发言 , 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 , 即使说错了也要说出来;在组内安排他们优先发言 , 让学困生先说出最容易想的解题策略 , 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要求他们认真仔细地听取别人意见 , 听完再细致分析一下过程;教师行间指导时 , 应重点指导学困生的学习 , 了解他们的学习思维状况 ,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 并通过一帮一扶助 , 实现差生到优生的转变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 , 也是学生之间互相学习 , 互相促进的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 。有效的合作学习 , 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 , 激活封存的记忆 , 开启幽闭的心智 。教师在新课程的环境下 , 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 , 扬长避短 , 积极营造民主、开放的小组合作学习气氛 , 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发挥 , 中等生得到锻炼 , 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 , 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与活力 。
推荐阅读
- 培根论读书读后感
- 领导艺术读后感
- 教师语言艺术读后感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
- 论语读书心得
- 斑羚飞渡读书感悟
-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300字
-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 水浒传读书笔记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