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乡镇创建总结|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经验总结

【法治乡镇创建总结|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经验总结】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经验总结
**村委会位于**县**镇西部与**县接壤 , 属于典型半山区 , 全村共有11个自然村10个小组 , 841户 , 2852人 , 土地面积1942亩 , 村内有回、汉两个民族杂居 。为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 , 完善村民自治 , 进一步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 , 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 , 增强农村干部群众的依法办事能力 , 去年**村委会被确定为**县民主法治示范村试点 , 村委会“两委”班子按照要求 , 结合本村实际 , 认真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 , 取得了显著成效 , 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好评 。一、加强领导 , 建章立制 。我村对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十分重视 , 首先成立了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 , 由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任组长 , 两位副主任任副组长 , 治保主任、调解主任、共青团书记为成员 , 领导小组制定规划 , 研究工作 , 落实措施 , 确保此项工作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 。同时 , 村委会在每年的工作计划中提出明确的目标和措施 , 把依法治村、民主管理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 并由村委会主任主管 , 一名班子成员负责抓好落实 。村委会“两委”班子充分认识到要实现依法治村的目标 , 必须让农民树立法制观念 , 依法办事 。因此 , 我村村委会根据有关规定 , 结合自身实际 , 制定了本村村民会议制度、村委会会议制度、民主评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 , 悬挂于村委会墙上 , 用以鞭策村干部尽职尽责 。为了让村民能够以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 , 用制度监督村干部履行职责 , 村委会根据村情民意 , 制定了自己的村规民约 , 其内容涉及土地管理、社会治安、村容村貌、计划生育、婚姻家庭等方面的要求 , 既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 , 又体现了广大村民的意志 。这些村规民约在依法治村过程中发挥着既约“官”又约“民”的双向制约作用 。村委会还将部分规章制度、两委成员名单、村小组长名单及村规民约等编印成册 , 由村委会出资印刷成单行本 , 分发至全村800多户村民手中 , 形成“家家争学村规 , 户户自守纪律“的局面 , 从而增强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 , 达到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目的 。二、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普法教育 。1999年以前我村社会秩序乱 , 治安差 , 邻里纠纷、家庭不和、回汉不融是常有的事 。1999年7月 , 我村率先实现村民自治 , 民主选举产生的村委会针对具体情况 , 决定开办一所农村法律学校 。首先以动员群众集资 , 村委会补助的形式建成了户户相通的有线电视 , 然后多方筹资购置了一套多功能摄像放像设备 。学校成立至今 , 一直坚持利用有线电视网络上法制课 , 采取播放农民生产、生活有关的法律知识 , 举办法制讲座 , 对本村发生的各种典型违法、违反村规民约的案例给予“曝光” , 当事人、村干部现场说法等形式 , 使广大的农民朋友在家就能学到法律知识 , 既方便了群众 , 又节约了物力、财力 。“四五”普法以来 , 村委会每年充分利用冬春农闲季节 , 通过板报、广播、有线电视、宣传栏、群众会等形成开展普法教育 , 向村民宣传《宪法》、《刑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民法通则》、《森林法》、《土地管理法》、《信访条例》等与农村广大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 宣传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 提高法律素质 , 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观念 , 形成干部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局面 。在“6?25”土地日和“九?九”老年节到来之际 , 村委会以知识竞赛、小品、花灯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 , 使群众在娱乐活动中轻松地接受了法制教育 , 增强了法制观念 。三、结合实际 , 扎实做好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 。(一)抓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保障工作 。在“两委”班子的努力和带动下 , 《农村法制讲话》征订到户均一册、《**县**镇**村民委员会规章制度》分发到全村800多户村民手中 。县司法局、镇普法办帮助**培训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骨干3次;在政法经费紧张的情况下 , 镇普法办给了1500元专项经费用于开展此项工作 。(二)大力推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及村民评议事制度 。自1999年村委会成立以来 , **村委会就认真执行“四民主、两公开”制度 , 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 , 村民委员会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 。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 , 定期向村民公开大家普遍关心的村务决策、干部报酬、集体经济承包合同、各类收支情况、农民负担、宅基地安排、社会保障等内容 , 自觉接受群众和下级组织的监督和检查 , 切实做到给群众一个明白 。目前 , **村委会辖区内的水、电、有线电视等公共设施及使用费都由村民自己选出的代表进行管理 。实践证明 , 村民议事制度充分尊重了群众参政、议政 , 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 强化了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 , 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热点、难点问题 , 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 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1、充分发挥治保调解会和治安联防队的作用 , 确保一方平安 。为了加强村委会的治安管理工作 , 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人身安全和合法财产不受侵犯 , 村委会成立伊始 , 就明确了一名副主任分管治安工作 , 同时相应成立了治保调解会和治安联防队 , 明确分工负责 , 认真落实具体措施 。村委会自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以来 , 本着“属地管理 , 分级负责 , 大事不出村 , 小事不出组”的原则 , 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 及时化解各类纠纷 , 2003年共调解7件 , 成功6件 , 调解率达100% , 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 。近4年的时间里 , **村委会基本杜绝了打架斗殴事件 , 吸毒人员由1999年的8个减为4个 , 而这4个现在也戒毒了 , 全村实现了无一人劳改或劳教的综治目标 。年初 , **村委会又与镇综治办签定了综治责任书、无毒社区责任书 , 依法治村和安全文明社区责任书 , 使全村的综治工作在制度上有了保障和约束 。2、积极排解农村热点、难点问题 。土地、赡养老人和两劳人员安置帮教的问题 , 是当今农村社会中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村委会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 , 以稳定经济发展环境为目的 , 狠抓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对农村土地的管理 。村干部分工不分家 , 由村民小组长和土地管理员具体负责巡查乱占乱建情况 。二是妥善处理赡养老人问题 。小河一户老人因儿子赡养自己的问题而上访了3年 , 始终未果 。2001年 , 村委会的干部们翻山越岭到老人家中 , 向其3个儿子宣传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 动之以情 , 晓之有理 , 终于双方达成协议 , 3个儿子愿意每年支付老两口一些钱和米以供度日 。三是积极做好安置帮教工作 , 使两劳人员重新找到温暖的家园 。去年5月 , 因吸毒抢劫被判入狱的某青年刑满释放回村 , 急需解决结婚盖房的问题 , 但他们都听信一些人的传言说村委会李正周书记向其收取建房押金 。该青年就跑到村委会来找李书记“算帐” 。村干部们一方面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 , 另一方面商议免收其押金 , 让其安心建房 , 好好过日子 。四是积极开展“四无村(组)”活动 , 自撤村建委以来 , 真正做到无刑事案件发生 , 无上访人员 , 无新增吸毒人员 , 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 。为把民主法治示范活动推向深入 , 目前聘请了镇法律服务所所长李红珍为村级顾问 , 负责村委会重大法律事务 。五、积极发展经济 , 为依法治村提供物质保障 。近几年 , 村委会干部强化了表率、发展、服务、责任等意识 ,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 招商引资 , 带头引导农民发展种植、养殖业 , 支持和组织村民发展经济 , 开拓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如引进**县雨孜雾营销人户发展蔬菜种植 , 租用闲置土地发展农家乐旅游等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 农村党员发展家庭经济 , 增强致富能力的路子宽了 , 办法多了 , 为农业增效 , 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村委会的示范行动 , 实现了“动一户带一片 , 富一户带一村”的联动效应;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村民的年人均收入逐年上升 , 由2001年人均收入1850元增长到2002年的1970元 , 2003年人均收入达到了2050元 。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打下了牢固的物质基础 。自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以来 , 我村取得明显成效 , 经济持续发展 , 干群关系得到了改善 , 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 , 广大村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得到了提高 , 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已经形成 。我村先后被评为玉溪市第三届(2002-2003年)文明村 , **县第二届(2002-2003年)文明村 。2002年被**镇党委评为“创安”先进集体 。目前 , 在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由于村里经济困难 , 投入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的经费较少 。2、部分群众对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认识不到位 。3、部分群众的法律水平比较低 , 法制观念比较淡薄 。4、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经验不足 , 还需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 。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 为将此项工作推向深入 , 在今后的工作中 , 我村委会将一如既往 , 努力工作 , 不断创新 , 推进农村依法治理 , 提高农村法制化管理水平 , 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