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建设实施方案|学风教风建设实施方案( 二 )


五、建设目标
通过开展学风教风建设系列活动 , 进一步落实教师教学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和院(系)学风教风建设目标;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 完善教学管理 , 推进教学改革 ,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 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 努力营造和谐校园;达到树立典型、取得实效、形成机制、服务长远的目的 。
六、奖惩措施
通过教学质量奖、师德先进个人、最喜爱的老师、三好生、优良学风班评选以及院系目标任务综合评估等活动 , 将学风教风建设情况与各院系工作量核算和经费划拨挂钩 , 并将学风教风建设的绩效纳入相关领导和人员工作考核内容 , 作为评优、晋升的重要依据 , 以调动院系开展学风教风建设的积极性 。
七、活动安排
学风教风建设活动从2010年3月到2010年12月结束 , 大致分为组织建设、宣传动员、贯彻实施、建立机制四个阶段进行 , 以学风校风建设实践活动贯穿始终 。各院(系)在每个阶段结束后 , 应将实施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工作办公室 。
(一)组织建设阶段(2010年3月)
1.根据学校学风教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 , 成立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 , 办公室成员由校办、宣传部、人事处、研究生院、教务处、学生处和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同志组成 。
2.各院(系)建立由总支书记和院长(系主任)任组长的院系学风教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
3.为学生班配备以专业教师为主体的班主任或班导师 。
(二)宣传动员阶段(2010年4月)
1.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精选学习材料 , 印刷成册后发送至各院系 。
2.按照2010年12月全校学风教风建设工作会议的要求 , 各院系制定本单位活动实施方案 , 结合教育思想讨论 , 及时召开教师教风和学生学风动员会 , 进行具体安排部署 。
3.各学生班在班主任或班导师的指导下 , 围绕学风建设召开主题班会 , 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学风建设重要性的讨论 。
4.各单位通过校报、广播台、校园网等多种渠道 , 全方位、多层次进行优秀典型案例宣传 , 营造严谨治学、主动学习的舆论氛围 。
(三)贯彻实施阶段(2010年5月-10月)
1.通过个别谈话、跟班听课、召开座谈会、检查晚自习、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 , 掌握学风状况的详细情况 , 发现问题 , 查找原因 。
2.抓学生行为规范 , 对于学生上课、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考试等具体环节 , 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认真检查考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