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坚守高原讲台优秀教育工作者普琼事迹材料

仲巴县位于西藏的西南部,在日喀则地区18个县市中海拔最高 。因为海拔高,高寒缺氧、自然灾害频繁,被当地人称作生命的禁区 。
在仲巴县所有的小学中,仁多乡完小海拔最高 。5000多米的海拔,恶劣的气候,艰苦的条件,使得仁多乡有了生命禁区的禁区的称号 。
就是在这生命禁区的禁区,普琼,仁多乡完小校长,一个人坚守高原讲台,整整7年 。

全能的一把手
2003年,在康马县小学任教的普琼调任仁多乡完小校长 。
刚到仁多乡完小时,学校只有3名代课老师和2名专业老师,远远满足不了6个班4门课的教学任务 。普琼主动要求接下了一个班的藏文课和另一个班的数学课 。备课、上课、听课、测试、批改作业、辅导学生,他一丝不苟 。
在这片生命禁区的禁区,普琼把他的整颗心献给了学生,他生活的一切和学校、学生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课间,他和学生们一起唱歌、打球、做游戏 。夜里,他在学生宿舍查铺,轻轻地给孩子们掖好踢掉的被子 。学校放假,他亲手将最后一个学生送走,自己守着空荡荡的校园不离开 。
因为地处牧区,各家各户住得十分分散,为了方便上学,学生一个学期回家一次,吃、穿、住等一切事项全由学校统一负责 。
仁多乡的气温常年偏低,到了冬天学生们常常被冻得手脚发麻,根本握不住笔 。每当看见有学生因为穿不暖和,冻得直发抖时,我心里就特别难受 。每学期普琼都会自己出钱,给家里条件困难的孩子买些御寒的衣物 。
普琼说,早已记不清楚这么多年,花过多少钱、为多少名学生买过东西了 。我也是为人父母的人,哪忍心眼看着我的学生、我的孩子们受冻呢?

一个都不能少
刚到仁多乡时,家长让孩子进学校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并不高 。学生请假或者逃学回家放牧的事情时常发生 。因此,控辍保学,让每个适学儿童都能走进学校,是当时学校工作的主要内容 。
一个人连夜步行几公里的崎岖山路追赶逃学回家的学生,露宿草地、挨饿受冻对普琼来说早已成了家常便饭 。
为了用最直观的事例说服固执的家长,身边随处可见的食品包装袋成了普琼最常用的道具 。每每遇到态度坚决的家长,普琼就会拿起一个包装袋,指着印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的字样考家长,自是把不识字的家长考得一头雾水 。听过普琼解释这些词义,恍然大悟的家长也痛快地同意把孩子送回学校 。
每逢学校放假,家长来接孩子回家时,普琼会再三叮嘱,以保证开学时家长能把学生按时送回来 。新学年开学前,普琼会拿着县教育局统计的当地适学儿童名单,挨家挨户上门做动员 。仁多乡的几个村分布零散,而且相距较远,去村里劝学、保学,一趟就要花上几天时间 。几年来,为了不让一个仁多乡的孩子辍学,普琼几乎没有休过一次完整的寒暑假,回家看看父母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