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护士长袁辽荣事迹材料
在大连,有这样一个女兵:23年间,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心理疾患临床护理事业;用真情挚爱抚慰一个个曾经痛苦的心灵;用勇气捍卫心理疾患的生命尊严,用爱心传递社会文明的温度
袁辽荣,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215临床部心理二科护士长 。
一看到患者那种迷茫的眼神,我就觉得患者离不开我
23年前,袁辽荣和6名同期毕业学员,带着对新工作的期待和兴奋,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飞进了幽静的215医院 。迎接她们的,既有老护士机灵点,背靠墙,贴身走的善意劝告,还有心理疾患病人一双双直白空洞的目光 。
心理科患者实行零陪护,患者所有吃喝拉撒睡在这里全部由护士负责 。既受累,又劳心 。
护士挨了病号的打,却受到了科主任表扬 。因为是第一次,袁辽荣印象太深了 。
那天下午,她给一位姓李的病人打针,病人突然给了她一记重重的耳光 。毫无防备的袁辽荣被打得两眼冒金星,她端起盘子怒气冲冲撞开了主任的门 。主任笑了,不动声色撸起自己的袖子,一道清晰伤疤赫然映入袁辽荣的眼帘 。她一下明白了许多 。
第一次,第二次在袁辽荣之前,在袁辽荣之后,有多少被打怕的、被打走的?
袁辽荣没走 。面对病人茫然、呆滞和痛苦的表情,袁辽荣选择了坚守 。
2003年,袁辽荣做了6年护士长,院领导有意将她调入机关,却被她婉拒了,她说患者离不开我,科里更需要我 。
不少好心人劝袁辽荣:你还干个什么劲?她笑笑,依然像颗螺丝钉一样铆在那里 。
袁辽荣知道自己的使命:一看到患者那种迷茫的眼神、那种无助、那种期待,我就觉得患者离不开我,我觉得我就应该在这里 。
我们护理好他们,才对得起这身绿军装
前些年,袁辽荣的丈夫王军发现,晚上回家看电视,她一会儿换一个台,还跟着电视里学说话 。上海话、四川话、河南话一学一个准,学一个像一个 。王军纳闷:这是干什么?是不是在心理科呆久了,有毛病了?
袁辽荣告诉他这样一件事:那天,一个四川打工人员住院后躺在床上紧闭双目,拒食,谁劝也不理会 。于是就用学来的四川话对他说:喂,我是你老乡 。病人突然转过脸,睁开眼,她趁热打铁,我拿点水给你喝呀?他默许了,开始吃饭了 。一句话让他信任她 。一段时间治疗后他出院了,她有说不出的高兴 。
王军明白了,妻子满脑袋里都是科里的患者 。
科里曾经有一个患者无故出现腹泻症状,后来出现脱水、昏迷,经抢救才转危为安 。如果能早期发现,后果就不会这么严重 。医生这句话让她惊醒:护理工作不是单纯的看护,机械的打针、发药、测血压,必须不断提升自己,工作虽平凡,但要有质量,有标准 。
推荐阅读
- 导游中文导词:辽宁大连旅顺
- 大连高新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理在迎新春茶话会致辞
- 大连中心医院|医务部赴大连中心医院学习体会
- 大连邮电局|大连邮电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音乐舞蹈互动新年晚会
- 大连环保志愿者协会|环保志愿者协会成立致辞
- 大连市服务业委员会|赴苏州青岛大连北京考察服务业发展情况报告
- 大连市西岗区教育网|关于大连市西岗中学教育教学经验的学习调查报告
- 介绍大连的导游词|辽宁大连冰峪沟导游词
- 导游词欢送词|幽默导游词《大连导游欢送词》
- 介绍大连的导游词|大连海鲜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