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焦裕禄事迹有感|学习吴邵萍老师先进事迹有感( 二 )



研之深入,在于智慧,在于存心 。事业的发展,总有这样那样的瓶颈需要突破,而且不是轻而易举的小事 。作为一园之长的吴老师,对此有深刻的认识,有足够的业务筹谋 。打铁先自硬 。为了幼儿园的健康发展,吴老师具有深谋远虑,没有满足于一般的正常化运作状态,而是在办学的质态上做足智慧的文章 。做一个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一直是吴老师追求的目标 。有目标,更要有主观给力的行动,这是吴老师的行为理念 。注重课题研究,以课题引领事业的发展,在有效性的提升上,用心倾力 。也正是这样,吴老师所在的幼儿园的管理、教师的发展与孩子的成长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绩 。做注重教科研能力发展的学者型的老师,不是为了一种荣耀,而是对事业倾爱的表现 。同是教师,该从中得到一些获益,懂得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就是对教育事业高度责任的表现 。在日常的生活里,像吴老师那样,充分显现自己的智慧,充分用心地去研究,相信会得到一种教师职业的喜悦 。主动教研,拓展事业,不悔付出,吴老师如此,我们也该如此 。

传之精髓,在于责任,在于尽心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对此,吴老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做法 。出于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忠诚,她不仅注重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还主动做好传、帮、带 。这么多年来,她不厌其烦,毫无保留,全心全意地帮助同行们快速成长 。“传”之辛苦,不争事实;可“传”之幸福,更为生动 。吴老师的付出,换来的是“满园春色” 。二十几年来,她的足迹不仅仅只停留于自己所在的幼儿园,不仅仅只停留于南京的幼教事业,而是遍及了祖国各地 。近五年来,就有十多万的同行接受过她的培训,可见是一个天文数字,可见其影响力的巨大 。从吴老师身上,我们这些教育同行,看到了她多年来的用心良苦,看到了一个尽心尽职的教师形象 。我们为之动容之余,也在深刻反省自己,该为身边年轻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力所能及地做些什么 。笔者以为,只要能有吴老师的高度责任感,只有始终保持“尽心”的状态,就能在“传”字上实现教育更大的价值 。

师之大爱总无痕 。27年的漫长时间,铸就了吴老师至高的人品 。她的一点一滴,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荣耀的称号 。向吴老师致敬,更要向她学习,心地无私,默默奉献,做一个幸福的教育朝圣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