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 旅行者号的遭遇表明,人类没法“离开”太阳系,即使光速也不行?( 二 )


即使考虑人类在接下来的十年、二十年技术进步速度提高十倍——可能需要4000年 , 再提高十倍——需要400年 , 但400年相对人类的寿命来说是一个遥远的时间 。
所以通过“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的遭遇得出了一个非常悲观的结论:以现有的技术 , 我们根本无法“离开”太阳系 。
那么 , 太阳系到底有多大?以至于“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耗时40多年至今没有飞出去 。 换句话说 , 太阳系的边界到底在哪里?科学界大致有四种关于太阳系边界的说法 。
第一种是行星边界论 , 按照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排列的位置 , 把离太阳最远的行星作为太阳系的边界 。 在太阳系中 , 海王星是最离太阳最远的行星 , 我们把它看为太阳系的一个边界 。
第二种是以太阳活动时产生的太阳风的顶点外层为界 。 科学家们在研究太阳活动规律时发现 , 太阳发生活动时会产生并释放出大量的具有高能量辐射的粒子 , 这些粒子流动着向外扩散的形状和状态就像一阵风 , 因此太阳周围的粒子被称为“太阳风” 。
太阳风能量强大 , 会干扰磁场 , 严重时会影响卫星的运行 。 但科学家们猜测认为 , 太阳风顶点外层的范围可能比我们观测到的还要更远 , 因为它的形态不是固定的 , 是流动的 。
太阳风能量强大 , 会干扰磁场 , 严重时会影响卫星的运行 。 但科学家们猜测认为 , 太阳风顶点外层的范围可能比我们观测到的还要更远 , 因为它的形态不是固定的 , 是流动的 。
第三种是将太阳系外层存在的一个圈层当作边界 , 这个圈层就是奥尔特云 , 奥尔特云的全貌目前没有被直接观测拍摄到 。 科学家们假设存在着这样一个由亿万个冰冻物体和宇宙尘埃组成的外壳 , 它形成于50亿年前 , 包围着太阳 。 这个外壳距离太阳大约5万~10万个天文单位 。
第四种是以太阳本身的引力影响范围为界 。 太阳已经存在了46亿年 , 那么它的引力同样的也在宇宙中传播了46亿光年 。 在这个范围里的天体都相对的受到引力的影响 , 只是力量的强弱不同 。 但这个划分范围太过庞大 , 甚至可能遍及宇宙 , 这个说法相对来说不常用 。
所以 , 基于以上四种说法中距离最近的海王星 , 两个旅行者号其实并没有离开太阳系 , 它们只能算是走的最远的探测器 。
在航行了40多年之后 , 两个旅行者号的一些仪器已经失去效能 , 为了避免消耗 , 有一些仪器已经被科学家们有意地停止使用 , 而剩下的仪器将随着电池的功率继续衰退而逐步被关闭 。
直到2025年 , 最后的科学仪器也将被关闭 。 到那时 , 两个旅行者号都会安静下来 , 在未来几年内仅周期性地发射微弱的电子信号 , 以指示它们的位置 , 孤独地在宇宙旅行 , 直到有人将它拾起 。
人类为什么无法“离开”太阳系?
“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从地球起飞后 , 花了40多年时间到达的位置 , 从这个位置计算 , “旅行者1号”现在的速度每秒17公里 , 按照太阳系边界的第三种说法 , 想要接近奥尔特云先排除其他阻碍因素 , 至少需要流畅顺利的飞行300年的时间 。
而真正令人类绝望的事情其实才刚开始 , 太阳系外围的奥尔特云的宽度已经扩展到了10万个天文单位 , 并且还在继续扩展 。
如果“旅行者号”要想穿越整个奥尔特云 , 忽略“旅行者号”仪器本身寿命的极限因素 , 那么它至少需要4万年的时间 。 如果想要完全离开太阳系 , 大约需要4万零300年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旅行者号”并没有飞离太阳系 。 况且它的寿命是有终点的 , 而这个终点远远少于穿越太阳系所需要的时间 。
即使仪器永远不会损坏 , 到了那个时候 , 人类还存在吗?
况且 , 目前人类达到的航天科技水平还远远没有达到飞出太阳系的设备标准 。 而且当我们到了走出太阳系的那一天 , 很难想象囊括着太阳系的宇宙会否存在一个边界 。 如果它真的有一个终点 , 那终点后面又是什么呢?
除了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要面对的人体所必需的空气、温度、能源、食物等问题之外 , 遥无边际的宇宙中有太多的未知因素威胁着我们 , 比如各种不知来源的射线、磁场都会对航天探测器造成影响 。
要进入宇宙 , 我们需要制造出光速或超光速的航天飞行器 , 要有在宇宙中可持续提供能源的能力 , 要有在充满未知数的宇宙中的安全防御、及时反馈并稳定控制系统的能力 , 要有防止使人类身体受到致命伤害的能力 。 面对这些威胁 , 目前我们还不能给出应对策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