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叶衡传》附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 )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盐课大亏 课:赋税 。
B.司火之起伏 司:观察 。
C.盐之委积以时收之 委:聚积 。
D.讫事赴阙 讫:完毕 。
5.以下各组句子中 , 全都表明叶衡有治理才干的一组是(3分)
①治为诸邑最 , 郡以政绩闻 ②发仓为糜以食饥者
③衡单骑命医药自随 , 遍问疾苦 ④仿营田 , 官私各收其半
⑤宜自煮盐之地为之制 ⑥宜命统制一员各领马若干匹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叶衡关心百姓疾苦 。在任于潜县令时 , 贫弱户苦于重复纳税 , 他把民户定为九等 , 把五等以下应交的份额均摊给上四等 , 使贫民得到解脱;在常州任上 , 他积极应灾救民 。
B.叶衡深得皇上赏识 。皇上驾临偏殿检阅武士时 , 特意让叶衡参与观礼 , 赐给他酒 , 并亲自写字赐给他;皇上考虑军机大事时 , 也常常召见他参与研讨 。
C.叶衡富有治军之才 。他在任枢密都承旨时 , 有人反映江、淮一带士兵名籍造假现象泛滥 , 皇上下诏让叶衡考察巡视 , 并且命令叶衡处理安置民兵 , 人们都称赞他抓住了治军要领 。

D.叶衡能够唯才是举 。李孟坚在代理无锡县令时 , 有很好的为政声誉 , 叶衡就向皇上举荐;李垕在应贤良方正对策时亢直敢言 , 叶衡上奏劝说皇上赐他制科出身 。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征科为期限榜县门 , 俾里正请民 , 不遣一吏而赋自足
(2)或言常平不可轻发 , 衡曰:“储蓄正备缓急 , 可视民饥而不救耶?”
#from 本文来自 , 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答案:
4.B(司:掌管)
5.C(②③均是表明叶衡关心百姓疾苦 。)
6.D(“叶衡上奏劝说皇上赐他制科出身”无中生有 , 叶衡上奏只是希望皇上能“赦其狂而取其忠” , 是出于对李垕的爱护 。)
7.(1)征收科税定下期限在县衙门口张榜(公布) , 让里正告诉百姓 , 不派一个官吏而赋税自然收足 。
译出大意给2分;“榜”(张榜 , 张贴)、“俾”(使 , 让)、“谕”(告诉 , 使……知道 , 晓谕)三处 , 每译对一处给1分 。
(2)有人说常平仓不可以轻易打开 , 叶衡说:“储蓄粮食正是预备紧急的事情 , 怎可看着百姓挨饿而不救助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