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新课改的几点体会( 二 )
(二)独立自学习惯的培养 。课堂上组织学生“依纲自学”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默读课本,整体把握当堂所学内容的全貌,独立解决“导学提纲”上的问题,发现疑难点,以备小组交流时进行讨论 。这个环节最主要的是强调学生的独立自学、静心默读、目标明确、注重发现,最忌讳的是心不在焉、随意交流、目标不明、效率过低 。
(三)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 。合作学习包括小组合作和组间合作两种形式 。其主要任务是:讨论交流学生独立自学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并通过交流进行思维碰撞,产生化学反应,拓展知识空间,促进能力提高 。其操作步骤是:先进行小组交流,在组长的组织下,检查每个同学的自学成果,交流不同的见解,最终达成共识,并提出共同的疑难问题;然后进行组间合作,由各小组代表提问质疑,其他小组代表依次抢答释疑,并最终发现共性的疑难问题,以备教师精讲点拨 。
(四)自觉参与讨论、积极发表见解习惯的培养 。对于大多数农村学生而言,不愿参与小组讨论、不愿发表个人见解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教师习惯于“一言堂”,霸占了大多数的课堂时间,平时又缺乏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学生在心理上、意识上存在着障碍,不习惯参与课堂发言,以致造成课堂上死气沉沉的局面 。要培养学生的课堂发言习惯,一是教师必须放弃“一言堂”的做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二是要坚持不懈地鼓励和训练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赢得自信、享受快乐 。
(五)善于及时归纳总结习惯的培养 。在学生独立学习、合作探究等环节结束之后,让学生完整系统地归纳总结本节的知识结构,构建本节的知识网络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等抽象思维能力 。关于这方面的培养,教师可以训练学生口头归纳,也可以训练学生绘制“知识树”,不管哪种形式,关键要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
(六)独立完成作业、自主达标互评习惯的培养 。在课堂练习环节,要培养学生像对待考试一样严肃认真、快速高效地独立完成练习题目,并通过小组间的互批互评以达到自主达标、合作达标、矫正补偿的目的 。
(七)课后复习习惯的培养 。课后复习有利于学生对当天所学知识及时地进行巩固和整理,是学习过程的一个再重现、再深入、再加工的重要环节,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很有帮助 。培养学生的课后复习习惯,关键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课后复习的必要性,培养其自觉性 。其次要注意方法的指导,课外时间如何分配、各门学科如何安排、复习内容和方法如何确定等都要通过平日的针对性指导,使学生驾轻就熟地掌握运用 。
推荐阅读
- 祝福语|除夕辞旧迎新微信祝福语
- 祝福语|每日早安祝福语2022最新短信
- 祝福语|2022虎年新年祝福语贺词
- 工作计划|新学期幼儿园后勤工作计划书范文
- 祝福语|恭喜新人结婚的祝福语2022
- 工作计划|新学期学生会工作计划书范文2022
- 祝福语|早安祝福语2022最新短信
- 祝福语|新年祝福贺词2022虎年短句
- 工作计划|新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书模板
- 祝福语|给老师的微信新春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