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医患关系|经验交流;有效沟通是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

经验交流;有效沟通是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
医患关系被称作医疗艺术的基础 。人们希望通过可选择的医疗沟通形式,使患者和医生之间能够达到和谐并共享舒适的状态 。
一、医患关系的基础和有效沟通的建立
长期以来人们就认识到,医患沟通所产生的失误超过了医疗技术方面的任何失误,医患沟通方面的随机临床试验和分析研究也证实,改善医患沟通可以带来更有效的治疗结局 。临床医生要能够理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感觉,包括对死亡或致残的恐惧,对症状的痛苦,对医学专业的不理解和不信任,对自己角色、状态和独立性的关系,对离开家的恐惧等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价值观、文化和爱好,性别也是需要考虑的另外一个基本因素 。对关键问题进行开放性讨论也是有效的沟通方式 。临床医生不要申诉患者,因为这会导致医患关系的迅速下降 。在医学史上,医生与患者曾经有过非常家长式的关系,医生认为自己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患者应该没有任何理由地接受 。而现在是患者至上,医患双方共同分享决策,从而使患者感到满意 。
医患沟通包括语言和非语言的相互交流,医生不需要生来就具有极好的沟通技巧,而是要在医疗中和医疗之外的实践中学习 。改善医患沟通关系有助于管理患者,有助于实施治疗方案,同时医生具有良好沟通能力可以减轻对自身的压力 。医生必须认识到,在向患者传递不利信息、处理患者不良情绪、制定医疗决策、特别是当医疗信息极为复杂时,沟通具有挑战性 。
有些时候问诊是极其困难的,特别是当患者极度哀伤、愤怒、孤独或处于拒绝状态时,如果患者所关系的或他们所表达的信息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引发心理问题 。有效沟通的壁垒可以由患者导致,也可以由医生或护士导致,相应的训练可以克服这些壁垒,改善职业医生的的沟通技巧,有助于解决棘手的问诊问题,使医生能够就患者所关心、所担忧的问题进行探讨和沟通 。
二、医患沟通技巧的基本因素和培训
【良好的医患关系|经验交流;有效沟通是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是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近年来的研究也显示,医生的良好沟通技巧可以改善患者的满意度和临床结局,而且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可以教授和学习的,医生学习良好的沟通原则并将它们应用于实践 中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可以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增加患者参与医疗的分额和满意度 。各医学继续教育项目都应包括医患沟通的教育 。
在传统医学院校课程中,沟通学习不是正式的,没有针对沟通本质进行专门和强化的技巧训练,这已经越来越受到医学院校的关注,人们也越发关注医患沟通以及教育和评估这种特殊临床技巧的研究 。1999年,美国大学毕业医学教育鉴定委员会针对患者、家属和健康专业人员提出有效信息交换的人际和沟通技巧问题,对住院医生作出评价;并已经提出要求,大学第三四年级的医学生要能够从标准化的患者那里获得信息,进行体格检查,同患者和同伴交流他们的检查结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