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方式有哪些|经验交流;记者采访前应做哪些的准备( 二 )


八、 适度的沉默 。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 。聪明的采访人员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 。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 。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 。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
九、 采访时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速、说话的清晰和明了 。在采访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尽量让自己的表情和采访的内容相一致,并通过点头等肢体语言来回应对方的话语 。还需要注意的是在采访中要把自己的通讯设备打到静音或者关机状态,避免在采访过程中出现声响 。
十、 在采访中一定要仔细听对方说话,并从他的话语中搜集新的采访点 。无论是在提出问题时还是在倾听对方回答时,采访人员都要专注,不要在提出问题后就觉得和自己没有关系了,而是要看着对方,专心致志地倾听对方的谈话内容 。这样一是显得尊重对方,同时也可以了解对方的所要表达的意思,在被采访对象没有表达清楚或者偏离主题的时候,适时地进行引导 。
十一、 要学会随机应变 。不管你事先采访提纲准备得多么充分,真正采访时,我们总会发现有很多内容出乎我们的想像 。这时候,就需要随机应变,抓住对方回答中的新线索、新疑问,继续提问 。
十二、 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 。艾丰提醒所有的采访人员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 。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采访人员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采访人员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 。采访人的行为举止,甚至说某些话时他的眼神表情,这些细微之处常常凸显他的价值判断和他的性格 。这个细节写进了文章,读者能够通过我们的眼睛看到被采访者的处境 。
十三、 采访时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提问,绝对避免主观编造和添加 。
十四、 采访时间不要太长,除非你和被采访者惺惺相惜而引发了别的讨论(那个时候采访其实也已经结束) 。你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该问的问题问完,不要浪费时间在无效的问题上,否则会让被采访者不耐烦 。
十五、 采访后可询问是否可以提供相关资料 。
十六、 在采访结束后,如果有时间,可以和被采访对象进一步交流,就采访报道进行一些探讨,这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事件的更多讯息,也可以对我们的采访进行一些补充 。同时也能拉近我们和被采访对象的距离,和他们成为朋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