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小米,泛指粮食。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
不食周粟拼音: bùshízhōusù
简拼: bszs
解释: 粟:小米,泛指粮食 。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 。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 。
出处: 《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
【粟:小米,泛指粮食。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举例: 这是沿路讨来的残饭,因为两人曾经议定“不食周粟”,只好进了首阳山之后开始实行 。(鲁迅《故事新编·采薇》)
推荐阅读
- 员工突击|员工突击读后感
- 晁错《论贵粟疏》原文及译文
- 含腐的成语9个,带解释例句
- 含布的成语24个,带解释例句
- 书中自有千钟粟提示:地名二
- 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 楚囚:原指被俘到晋国的楚国人,后泛指处于困境,无计可施的人。比喻在情况困难、无法可想时相对发愁。
- 鏖:激战。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伐吴,孙权联合刘备军队联合抗曹,联军于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一次激战。泛指激烈的战斗。
- 泓:水深。泛指地方虽小,却有花草树木、清泉流水的景区。
- 嘲:嘲笑;弄:玩赏;风、月:泛指各种自然景物。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