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课程心得体会|学习《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心得


为了更好的充实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 , 以便更好地、更有针对性的实施此次小课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 这一段时间 , 在工作之余 , 我一直在阅读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这本书 , 觉得很有意义 。

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 , 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 , 因此 , 如何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 , 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 是使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的关键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 。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 , 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 , 找到自己的位置 , 做出自己的回答 。

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深刻的变化 , 主要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 。那么 , 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哪些改变 ?

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新课程强调 ,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 , 意味着平等对话 , 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在新课程中 ,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 , 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 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 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 , 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 , 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 , 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为了实现这一理念 , 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 。尊重学生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 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

据专家分析 , 在未来的课堂上 , 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 。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 , 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 , 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 , 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 , ()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我们知道 , 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 , 但与以前不同的是 , 它不再是教师惟一的角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