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警察纪律条令|学习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心得体会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 , 是根据《三个法》、《两个条例》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为依据制定的 , 并经国务院批准 , 自2010年6月1日起实施 。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纪律以及对违反纪律行为予以处分的部门规章 , 对于推进从严治警的方针 , 加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 , 提升队伍战斗力和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一、认真学习 , 深刻领会《条令》含义
众所周知 , 公安工作是一项高风险、高压力、高诱惑的工作 , 特别是随着当前社会信息公开化、多元化的发展 ,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化 , 公众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 。同时 , 在当前警务实践中 , 信息传播的快捷和直观 , 要求警务信息更加公开 , 使公安机关和警察的行为更加直观地暴露在公众的面前 , 受到了公众更广泛、更严格的监督 , 这对人民警察纪律提出了更严格、更规范的要求 。《纪律条令》的及时颁布实施 , 不仅将有力推进公安队伍制度化、规范化、正规化建设 , 同时也为广大民警提供了行为准则 。《纪律条令》共分三章、三十一条 , 设置了违法违纪行为57种 , 其中违法违纪类40种 , 个人违法违纪行为17种 。违法违纪处理种类有5种 , 分别为延期晋升、降低或取消警衔、降级、记大过、撤职开除 。从内容和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 它涉及到多个警种、多个岗位、多个环节、多个行为支点 , 明确了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执法犯法等违法违纪案件的处理依据 , 必将有效推动公安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力和纪律作风建设 , 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和执法公信力 。
二、抓住契机 , 培养民警自律意识
条令的颁布实施 , 为抓好队伍执法执纪提供了有力抓手 , 对此 , 我们要从基层实际出发 , 以学习、落实新条令为契机 , 从培养民警的自律意识出发 。一是领导带头遵守 , 发挥表率作用 。基层领导要身体力行 , 带头学习宣传纪律条令 , 模范遵守纪律条令 , 处处以纪律条令来抓队伍管理 , 抓执法执纪 , 通过模范表率作用 , 在内部营造学习和遵守纪律条令的浓厚氛围 。二是抓好内部排摸 , 找准存在问题 。结合纪律条令的颁布实施 , 广泛内部摸排疏理 , 特别是要针对基层在执法办案中容易出现问题环节 , 逐案进行排查 , 查找有无超期羁押、滥用强制措施、违法办案、降格处理等执法问题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进一步加强民警对条令的认知 , 使广大民警真正懂得哪些事能做 , 哪些事不能做、做了会带来什么后果、给公安机关带来什么负面影响的道理 , 提高警察在执法和服务中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三是加强正面引导 , 提高自律意识 。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 , 加强对民警的学习与教育 , 积极引导广大民警正确处理好强化职能与服务大局、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 , 确保执法的公平正义 , 更好地维护好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