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工作汇报|县2012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

永兴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郴州市北部,总面积1979平方公里,总人口66万,素有“煤炭之乡”、“油茶之乡”、“华侨之乡”的美称,是黄克诚大将的故乡,是全国100个、全省6个重点产煤县之一 。2004年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银都”称号,先后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国家稀贵金属再生利用产业化基地,2011年被评为全国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县 。近年来,永兴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狠抓煤矿整合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狠抓日常监管“七项制度”建设,狠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打非治违,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88.8亿元,增长14.3%;实现财政总收入14.2亿元,增长4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523元、8174元,分别增长14.2%、16.9% 。在2011年12月份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我县揽四项大奖,即全省经济强县(2009年排全省17位,2010年排全省13位)、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县、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模范县 。近几年我县通过大力实施整顿关闭和打非治违,煤矿数量由2004年的142家压减到2008年的72家、到2010年的47家,保留煤矿数量占全市的27.5%;烟花爆竹由数千家家庭作坊关停整合到43家规范化企业,烟花爆竹企业总数占全市的18% 。我县安全生产走向了规模、规范化发展道路,安全生产形势较往年发生了根本转变,控制了一般事故,杜绝了较大以上事故 。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为我县煤炭生产和调煤保电提供了保障 。2011年,完成煤炭税费集中征收量157.3万吨,税费1.34亿元 。自去年3月份全省开展调煤保电工作以来,我县共向耒阳发电厂调运优质电煤39.7万吨 。去年10月以来,9个煤矿送电煤均超过6500吨,香梅八矿达到7500吨,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湖南日报、省电视台先后4次报道我县调煤保电做法 。一、我县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措施和主要成效 (一)抓组织领导,切实完善安全监管机制 。安排4名县级领导分管、协管安全生产工作 。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经常专题研究全县安全生产工作 。多次召开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进行安排部署 。对乡镇和部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 。建立健全了安监、煤炭、国土、公安、交通等部门联合执法制度 。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领导联点抓、乡镇领导一线抓、企业领导自主抓的齐抓共管格局 。(二)抓打非治违,全面规范安全生产秩序 。按照“依法整治、分类处置、标本兼治”的原则扎实开展煤矿超深越界专项整治,2010年来关闭超深越界煤矿20个,其中国矿周边17个、其他3个 。复和乡9个超深越界煤矿通过与湘煤集团协调,成功进行了资源置换,保留2个矿权,23个不予利用井筒全部严格按照“六个不留”标准关闭到位 。成立永兴县安全生产综合执法大队,专门负责煤矿和烟花爆竹方面的打非工作 。2011年全县共开展“打非”专项整治行动24次,摧毁、填埋非法反弹矿井68个,收缴违规爆竹200余万响、烟花7200余发,累计对60余名“涉非”人员下达处理通知书,抓获非法矿主、非法烟花生产户和非法务工人员6人,其中治安拘留2人、刑事拘留1人 。目前,永兴县境内、永耒边界的非法小煤窑和烟花爆竹小作坊被彻底取缔 。(三)抓示范创建,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 。到目前全县煤矿投入技改资金12亿元,有37家煤矿通过市技改验收,占全市98家验收合格煤矿总数的37.7% 。1家煤矿达到省一级质量标准化标准,10家煤矿达省二级质量标准化标准,31家煤矿达省三级质量标准化标准 。43家烟花爆竹企业插引、结鞭等工序全部实行机械化 。成立了永恒烟花爆竹批发公司,购买防爆车辆5台,烟花爆竹产品由批发公司统一采购、统一标签、统一配送,进一步规范了烟花爆竹经营市场 。8家采石场、永昌兴冶炼厂、郴化集团永氮分公司、永建公司、永兴一二级电站通过了市三级考评验收 。(四)抓隐患整治,全面增强安全事故防范能力 。把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活动作为防范和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突出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精心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攻坚战”活动 。隐患整治以查深查透、整治整改为原则,对排查出的隐患,分门别类建好台账,明确了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 。煤炭、安监、交通等部门派出技术人员指导企业整改安全隐患 。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各乡镇、各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 。2011年共出动检查人员4157人(次),查出各类安全隐患8025条,整改7321条,整改率91%,有效杜绝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五)抓精细管理,不断提升安全日常监管水平 。我县认真推行煤矿安全生产“七项制度” 。煤矿企业、乡镇、部门监管人员就全县煤矿提升运输设备检查检测、瓦斯监测监控、防治水、矿图交换、瓦斯防治、从业人员培训、矿业秩序整治等方面的检查情况分门别类实行日报、周报、半月报、月报,县政府每月将上报的情况进行汇总,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在全县通报,明确隐患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 。“七项制度”的实施,确保了安全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并整改到位,确保全县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企业“两个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的煤矿安全生产精细管理体系,不断提升我县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二、2012年我县安全生产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安全生产工作汇报|县2012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