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精神心得体会|巴山精神感悟


我从巴山带回了什么

巴山精神似黑暗中的**,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题记

汽车渐渐远离大巴山驶向繁华的都市,我的内心依然波涛汹涌难以平静 。不知道是因为那令人震撼的巴山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还是因为我的心已经留在了大山深处的那片圣土上 。

大四第一学期我通过应聘的方式成功签入**铁路局 。在当今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我能在毕业前找到这么一份好工作自己很是高兴,父母也是很满意 。八月一号,我怀着那份喜悦与期待来单位报到了,当得知我被分到了工务机械段,心就凉了大半截,因为以前听说铁路局的工务部门工作是既累又辛苦而且工资待遇也低 。在前往站段的途中,汽车从繁华的市区渐渐开向了偏远的**区,越走越荒凉,此时我的心更凉了 。在单位工作后,每天干着重复又苦又累的活,原以为国企工作轻松待遇优厚的我彻底失望了 。在面对理想与现实巨大落差的情况下,我整天郁闷彷徨,心里反复地在问自己,我的路到底该怎么走,自己的前途和希望到底在哪里?就在这个时候,路局组织新入路大学生代表参加"继承巴山精神,青春奉献铁路"活动,我依然带着平日里的那颗消极与悲观的心踏上了巴山之行 。

火车穿隧道渡桥梁沿着襄渝线驶入了莽莽群山,来到了位于川**交界处山高涧深的大巴山腹地 。首先我们来到了牛角坪特大桥下,水泥桥墩顶天立地,()整个大桥宛如镶嵌在大巴山深处的一道彩虹 。然后我们在黑水河钢梁桥下,听说了桥隧女工曹美英"一头把孩子拴在床上,一头把自己栓子桥上"的感人肺腑的故事 。仰观横跨在险峻的山峰上的铁桥乱云飞渡,我依稀看到了正在桥上作业的女工 。接下来参观巴山荣誉室,到巴山革命烈士陵园缅怀筑路先烈,观看《巴山路魂》、《魅力巴山》宣传片……随着活动的深入,我一步步走近巴山精神 。工区对面山坡上的烈士陵园里,长眠着为开通襄渝铁路而不幸牺牲的32位烈士,他们中最小的才刚满十八岁,最大的也只有三十三岁 。他们也是父母生养,也有过温暖的家庭 。如今铁路通了,火车来来往往,可他们却永远失去了坐车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机会 。清晨,解和平和他的工友们走进大山的胸膛 。夜晚,带着一天的疲劳,迎接他们的是闪烁的星光……大巴山的每一个镜头无不触动着我;每一个人物无不感动着我;每一个场面无不震撼着我 。

是王大成和曹美英用他们筑成的家诠释了什么是安心山区的奉献精神;是张丽和她的同伴用自己的青春诠释了什么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解和平和他的工友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是管熼和巴山人用他们的生活诠释了什么是坚定乐观的自强精神 。看着现如今的巴山,大多数人说巴山精神已经过时了,当今社会用不着 。不!没有!我要说她历久弥新!新一代巴山青年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巴山精神,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一线,肯吃苦、能吃苦,从基层干起,这不正是我们新一代年轻人需要做的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