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 接连喜报!国药发现对抗德尔塔新药物,康泰生物成功分离出德尔塔变异株( 三 )

诊断和检测技术 , 实际感染人数估计还要高于这个数字 。
值得注意的是 , 新冠疫情在全球暴发一年多后 , 累计病例数才达到一亿 。 而从一亿到两亿 , 却只用了六个多月的时间 。 这与新近出现的多种新冠变种 , 尤其是德尔塔密切相关 。

而现在 , 人们还没解决德尔塔的危机 , 又一种叫拉姆达的新变种病毒吸引了科学家的注意 。 一项发表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的研究指出 , 这种变异株出现了较多的变异 , 可能增加它的传染力 , 并造成免疫逃逸 。
据了解 , 这种变异株最初发现于秘鲁 , 并形成当地新冠疫情感染的主要毒株 。 今年6月 , 它开始扩散到阿根廷、智利、厄瓜多尔等南美国家 。 七月底 , 至少28个国家检测出了拉姆达变种 。
与德尔塔相比 , 拉姆达并没有显示出太多的竞争优势 。 近期统计数据表明 , 美国的新发病例中 , 只有不到1%是由拉姆达引起的 。 相比之下 , 德尔塔导致的病例数超过了80% 。

“德尔塔还是统治性的变种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传染病专家Stuart Ray教授说道 , “所以我认为我们可以继续将注意力集中在德尔塔上 , 因为它是高传染力变种的一个典型标志 。 ”
但世界卫生组织指出 , 拉姆达带有的一些突变 , 可能会增强它的传播性 , 或是使其对中和抗体产生耐药性 。 因此 , 世卫组织在6月将其列为“感兴趣的变种” , 需要进一步监控 。 但世卫组织同时也指出 , 目前我们还不了解这些突变的具体影响 , 因此也还需要进行更多研究 。

7月底 , 一项来自日本的研究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发表 , 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拉姆达的最新洞见 。 测序结果发现 , 拉姆达的S蛋白上带有六个单氨基酸的变异(由一个氨基酸突变成另一个氨基酸) , 还有一段多达七个氨基酸的删除突变(八个连续的氨基酸序列突变成一个氨基酸) 。
对近2000个拉姆达变种的测序分析表明 , 这六个单氨基酸的变异相对高度保守(超过90%的序列中出现) , 删除突变的保守程度也不低(约85%的序列带有这个突变) 。
考虑到如此大的删除突变并不常见 , 基于其保守程度不低 , 研究人员推测这种突变在病毒传播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给病毒带来了传播优势 。 对感染人群的模拟分析表明 , 随着感染拉姆达的“有效人口规模”变多 , 这个删除突变出现的数量也有增加 , 且与有效人口规模的增加呈相关关系 。 这些结果表明 , 这个删除突变确实与拉姆达在南美的暴发有关 。

为了了解拉姆达的病毒学特征 , 研究人员构建了其假病毒模型 , 并以目前多种变种病毒(包括德尔塔)作为对照共同研究 。 综合分析发现 , 与D614G突变株相比 , 阿尔法与贝塔变种的传染力要显著更低 , 伽马变种的传染力与之相当 , 而德尔塔和拉姆达的传染力都要更高 。

这一传染力是由于Lambda变种特殊的删除突变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 研究人员也逆转了这一突变 , 即将这一删除突变通过基因改造 , 变回没有突变时的序列 。 研究发现 , 这一“逆转”并没有给拉姆达的传染力带来明显变化 。
后续研究表明 , 这一突变的实际影响在于削减抗体的效力 。 研究人员获取了由mRNA疫苗BNT162b2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 , 用以中和拉姆达变种 。 研究发现相比D614G突变株 , 拉姆达平均耐受力要高出1.5倍(最高2.63倍) 。
有意思的是 , 如果逆转这一删除突变 , 即便还拥有其它六个单氨基酸的变异 , 这一变种对中和抗体的耐受能力就与D614G突变株相当 。 这些结果表明 , 拉姆达的刺突蛋白使其更具传染力 , 也对中和抗体更具耐受性 。

在这篇预印本论文中 , 研究人员表明拉姆达变种具有更强的传染力 , 也会让疫苗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的抑制力发生下降 。 考虑到其对疫苗诱导的抗血清具有耐受 , 研究人员也担心它会造成突破性感染 , 让疫苗失效 。
需要注意的是 , 科学家们指出 , 传染力的增加 , 不代表它一定会造成大规模的感染 。 比如另一个我们比较陌生的厄普西隆(Epsilon)变种也带有L452位点的变异 , 传染力虽然有所增加 , 但并没有在人群中造成广泛的影响 。 为此世卫组织也在今年7月6日将该变种从关注的列表中剔除 。
拉姆达是否会像德尔塔那样造成广泛的影响?专家指出 , 除了传染力增强之外 , 另一方面还需要看是否会造成免疫逃逸 。 显然拉姆达具有这方面的潜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