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 ?假如给了我三天光明,这可能是绿藻的功劳


基因 ?假如给了我三天光明,这可能是绿藻的功劳
文章图片

基因 ?假如给了我三天光明,这可能是绿藻的功劳
文章图片

基因 ?假如给了我三天光明,这可能是绿藻的功劳
文章图片

基因 ?假如给了我三天光明,这可能是绿藻的功劳
文章图片

你能看见天空中绮丽无比的云彩、朝霞和夕阳吗?
你能看见大地上赏心悦目的花草、河流和高山吗?
我看不见!
不管是先天性失明还是后天因病致盲 , 这世界上有很多看不见这些美景的人 , 包括著名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特 。


图片来源bbs.fengniao.com

凯特的年代没有奇迹给她三天光明 , 而现今 , 科学家对绿藻的研究使重获光明成为可能 。


图片来源Nature Medicine

新的希望——光遗传学治疗法

什么是光遗传学呢?
光遗传学是结合光学、遗传学和生物工程 , 利用一定波长的光来精准调控细胞或生物结构的一项遗传学技术 。
科学家在寻求色素性视网膜炎的治疗方法时 , 大胆的想起了能否利用光遗传学这种新的技术 , 把光敏感基因转入到视网膜特定类型的细胞中表达出光敏蛋白 , 通过光来激活这些光敏蛋白 , 从而使细胞对光敏感 , 以达到治疗失明的目的 。
今年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一篇文章中 , 研究人员就试图利用光遗传学技术 , 来帮助一位58岁的患者重获光明 。

图片来源www.thepaper.cn

这位法国男性在40年前患上了色素性视网膜炎 , 在接受这项治疗前 , 他他的一只眼睛已经完全失明 。
这里提到的色素性视网膜炎(Retinitis pigmentosa)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力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 能引起光感受器不可逆性死亡 。 患者的视杆细胞被损伤 , 随着疾病慢慢发展 , 最终导致视锥细胞也受到损伤 , 造成患者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都丧失 。

图片来源www.51wendang.com

色素性视网膜炎是一种多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 , 目前已经发现了超过50种基因的100个位点与之相关 。 暂时尚无法治愈 , 可以用于治疗的方法包括减缓光感受器变性从而减缓病情发展 , 或者通过建立新的光感受器细胞重塑视网膜功能 。
其中 , 光遗传学治疗法的思路是尝试通过在变性的视网膜上表达光敏蛋白 , 以达到重建视网膜感光功能的目的 。
在上面的实验中 , 来自瑞士巴塞尔大学和美国匹兹堡大学的教授就是利用光遗传学 , 成功地帮助患者恢复了部分视力 。
怎么做的呢?
说起来原理也不复杂 , 先将光敏蛋白基因转入腺病毒中制成光遗传载体 , 在将其注射到患者眼睛的玻璃体腔中 , 等待一段时间(在这次治疗中是4个半月) , 使用特定的光照射护目镜进行系统的视觉训练 。
护目镜配备有一个摄像头 , 可以检测到患者周围环境的光强变化 , 并将转换后的琥珀色光脉冲实时投射到视网膜上 , 就像电影放映机投射到影院屏幕上一样 , 来激活视神经节细胞信号的转变 。
然后 , 被激活的视神经细胞将信号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 , 信息被处理后形成视觉 。
该项目中 , 这位已经失明40年的男性在经过治疗后能看到人行斑马线 , 而且能伸手准确拿到桌子上的笔记本或者玻璃杯 。 此时 , 通过脑电图对该患者实验过程中的大脑活动过程进行分析 , 发现视觉相关的大脑部位被激活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