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焦裕禄有感|观江南园林有感
上周公司一个考察学习的时机 , 我跟随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畅游了江南园林;之前 , 我对江南园林的了解 , 只限于叶圣陶笔下对《**园林》自然流露的眷恋和生动的描写 。
江南园林甲天下 , **园林甲江南 , **园林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闻名全国 , 乃至香飘世界 。园林昔日的主人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 , 造园、造景必定深思熟虑 , 使景中有文 , 还寄寓心志于景观之中 , 建成后的古典园林宜静观、细赏 , 耐人寻味 。
当我真正踏入个园、拙政园、寄畅园、狮子林、**、寒山寺等 , 我领略到的却与叶老先生稍有不同;假山、植被、亭台、小桥、流水 , 造园的确精美 , 狮子林利用假山、岩洞、石屋设计成盘曲路径 , 层次繁复 , 导游指引我们要去钻洞 , 感受设计人的独具匠心;学习叶老文章的时候 , 一再强调的"借景"便是园林特有的建筑方式;而我领略的江南园林整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 , 设计者将江南园林的布局与中国传统建筑作比较 , 以图案画与美术画打比方 , 说明江南园林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
(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假山的堆叠有自然之趣 , 让人忘却其为假山 。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 , 是因为活水才有生趣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往往安排桥梁" , 讲的是因地制宜 , 印证了前面所说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 , 自出心裁" 。两座以上的桥梁 , 决不雷同 , 讲的其实也是避免对称 , 讲究自然之趣 。细处也不放过 , 如石岸"总是高低崎岖任其自然" , 还布置几块石头或种上花草 。这些安排 , 使得江南园林中的假山与池沼虽出自人工 , 却能宛如天成 , 这也正是园林中的山水所追求的境界 。
(三)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作为造园的四大要素之一 , 植物在园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植物配置的是否合理美观 , 直接影响到景点的可观赏性 。通过现状总结出江南园林的植物配置对现代园林的建设具有以下几个值得借鉴的方面:植物配置考虑生态习性;植物配置与诗情画意相结合;植物配置考虑季相的变化;运用具有特定观赏寓意的植物造景 。
花草树木的映衬同样"着眼在画意" 。先介绍花草树木栽种的良苦用心:既讲究树木的错落有致 , 又照顾到季节的变化 。再介绍花草树木的修剪技巧:取法自然 。以"像**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作比较 , 以"古老的藤萝"作例子 , 说明花草树木的栽种与修剪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