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焦裕禄有感|观江南园林有感( 二 )



(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 , 使江南园林显得层次多 , 景致深 , 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游览者的面前 , 而是逐次展露 , 游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 , 获得的审美享受也更为深长 。

综上所诉四个方面 , 观园后感觉最具代表性的--拙政园通过运用具有不同象征意义的植物表现不同的意境 。以松柏的苍劲挺拔、蟠蛇古拙的形态 , 抗旱耐寒、常绿延年的生物特性比拟人的坚贞不屈、永葆青春的意志和体魄 , 成为正义、神圣、永垂不朽的象征 。在严冬时节 , 唯有松、竹、梅傲霜斗雪 , 屹然挺立 , 因此人称"岁寒三友" , 推崇其顽强的性格和斗争精神 。人们赞誉梅、兰、竹、菊为"清华其外 , 淡泊其中 , 不作媚世之态"的"四君子" 。此外 , 还有牡丹国色天香 , 梅花清致雅韵 , 玉兰幽谷品逸 , 青竹高风亮节 , 菊花操节清逸 , 荷花出污泥而不染 , 杨柳婀娜多姿 , 合欢纤巧妩媚 , 红豆相思 , 紫薇和睦等等 。把花木的外形与气质结合起来 , 突出其神态和风韵 , 大大增强了花木的艺术魅力 。

园林植物景观的意境美 , 不仅能使人从视觉上获得诗情画意 , 而且能从听觉、嗅觉等感观方面来得到充分的表达 。如拙政园的"听雨轩"、"留听阁"借芭蕉、残荷在风吹雨打中所产生的声响效果而给人以艺术感受;而拙政园的"远香堂"等景观 , 则是借荷花的香气而抒发某种情感 。

江南园林的建设在植物配置方面给我们园林工作者许多的启示 , 在选择植物题材上 , 有许多独到之处;现代园林建设中植物的配置在某些方面也可以借鉴**园林的建设手法 。

植物是有生命力的有机体 , 每一种植物对其生态环境都有特定的要求 , 在利用植物进行造景时必须先满足它的生态要求 。同时也要注意植物的种间关系 , 切不可将不宜配植在一起的植物种在一起 。江南古典园林内的植物配置是在限定的范围内进行 , 古人根据不同的环境配置相适应的植物 , 以保证植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健康生长 , 这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后才形成了设计者所想要的植物景观 。不同的植物对光、水、土壤、大气等环境因子的要求不尽相同 , 根据植物对环境的不同要求可分成不同的类型 , 如有抗旱植物、耐水湿植物 , 有喜光植物、耐阴植物 , 还有喜酸和耐碱性土壤的植物 , 以及抗污染性强和抗污染性弱的植物等 。掌握植物不同的类型 , 可便于应用在不同性质的园林绿地设计中 , 创造出富有特色的现代植物景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