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四 )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
在“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叠、讨论,进一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空间,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与平面图形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想象,体会到在不同的方向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学段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
4、生活气息不要喧宾夺主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时下颇为流行的提法与做法,但在实践中教师常常不能处理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有的为联系而联系,或牵强附会,有的不加选择,追求原汁原味的生活味,生活的气息浓郁了,但数学思维的培养缺失了 。
我认为,数学生活虽然与生活关系密切,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适度而恰当的联系生活,对于数学是大有裨益的,但正如生活难以数学化一样,如果数学教学一味的追求生活化而迷失了自我,是得不偿失的,数学课的“主角”永远只能是数学本身,数学学习可以吸收生活中有趣有益的例子来为生活服务,也可以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学能力,但不能走失数学本身 。
5、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过程 。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电视、报刊、网络等都是学习数学的场所 。这要求我们打破课堂局限,把周围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并引导学生运用各类信息,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挖掘,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正如新课标指出的: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教师就应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去感受教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员工培训工作计划范文怎么写
- 工作计划|培训老师2022个人工作计划模板
- 工作计划|培训学校2022年度工作计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教育培训机构2022年度计划书怎么写
- 工作计划|幼儿园教师骨干培训计划模板
- 班主任工作培训读本读后感
- 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学习心理健康书籍心得体会
-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 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读《班主任工作漫谈》心得体会
-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