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 二 )


然而死亡并不是人们愿意直接面对的 。人们以各种方式回归对死亡的领悟 。然而在沉默中,在畏惧中,人总能听到来自死亡的声音,这种声音要求人面对自己的生存本身 。海德格尔称这种来自烦的呼唤为良知,而把对自己生存的本真的可能性的承担成为罪责 。
人不能逃避罪责 。因为不选择或逃避也是一种选择 。这里不是说人生来就有某种到的缺陷或宗教上的原罪,而是说人必须去选择 。选择使人丧失了可能性 。
但是良知可以不断地唤起人的罪责和行为能力,使人能不断地认识到自己当下的实践,不断地有所策划,面对自己未来生存的不确定状态,这就是人的良知和决心了 。人只有在这种状态中,在这种对自己死亡的清醒意识中才能顿悟到自己生存的本真的境域 。因为日常的生活状态提供给我们的是常人的态度,不是孤独中,而是在原有良知的决心中,此在才进入自己本真的生存 。
5.关于“时间性”
(1)曾在、现在与将在
人的生存是时间性的 。时间能建立人的存在的种种意义 。人的被抛弃在这个世界上的情况属于曾在,人的当前化的处身于境况中是人的现在,而人的面向死亡,有所策划地生存是人的将在 。而只有面向死亡地存在才能使人的三种时间状态显示出来 。
(2)传统形而上学存在与时间的悖论
其实在此在身上最源始地解释存在的境域,就是“时间” 。
形而上学的产生就根源于人类精神要求超越时间的理想,故形而上学的对象总是超越的,但由于我们自己毕竟是有限的即生活在时间中的存在者,因而在“时间性的”存在者与“超时间的”永恒者之间有一道鸿沟,形而上学便竭尽全力谋求为二者“搭桥”,寻求由此及彼的“通道”,这即引出海德格尔的主题:存在与时间 。
(3)有限的时间性
真正的时间性是有限的时间性,就是此在本身 。时间性不是一种东西,时间性是从人的生存中涌出的,我们把这种此在的时间性成为源始的时间性,它最重要的维度是将来 。
真正的时间性是就时间性和生存论的此在相关的意义来说的,它并不否认时间像河一样流淌,这使一种有限的时间性成为可能 。而非真正的时间性则是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续序列 。
唯有人能领会时间性,他在自身有限的必死的生存中发现了生存的时间性,这是一种使人的现实生存具有意义的时间性 。虽然公共的时间属于每一个人,而有限的真正的时间性属于某一个人,即此在 。
(4)人存在于历史之中
历史并不是已经过去的事物,因为完全过去的东西对我们没有任何影响 。
真正的历史性的东西必须在曾在中揭示出种种生存的可能性 。它必须是解释学的,和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通过对非本身的文献史和博物馆式的历史学的批判,解释学的历史将展示曾在的生存的可能性,将那些过去的生活经验展示出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