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读书笔记( 二 )


我第三个要分析的是阿Q,阿Q的人物形象看似简单 , 实质上是多重人格的拼凑 , 对于我来说最熟悉不过的便是阿Q精神了 。在我个人看来阿Q精神就是一种自欺欺人 , 自轻自贱 , 欺弱怕强的精神胜利法 。阿Q这个人物整天无所事事 , 游手好闲 , 以当众人眼中的小丑为骄傲 , 面对比自己弱小的人他表现出一副强者姿态 , 如阿Q面对小尼姑和王胡时 。但是他一旦面对有钱有势的地主少爷时 , 他是当面不敢吭一声的 , 但是事情过后 , 他总会在背地里骂上两句 , 并欺负一下其他人或者找些东西撒气 。这就是阿Q精神的具体体现了:当阿Q被赵家少爷打后 , 他暗自说到现在世界太不像话 , 儿子打老子了 。一句话便完全转变了阿Q的心情 , 他居然得意起来了 。其实阿Q心中很清楚他的社会地位是远远不及赵老太爷的 , 而且人们对赵老太爷的尊重远远大于对他的尊重 。可就是这一个巧妙的心理暗示让他完完全全转变了心态 。让他觉得自己仿佛高人一等 。类似的例子还有阿Q与王胡战败后 , 调戏了小尼姑 , 赢得众人的喝彩 , 顿时所有的遭遇和不快全都抛至九霄云外 。阿Q其实是《呐喊》中底层群众的典型代表:不学无术 , 到处惹事生非 。只不过他的人物性格被夸张和加以突出 。阿Q异于常人的一点就是他善于把握时机 , 当革命热潮刚刚掀起 , 而大家都在犹豫时 , 阿Q已经毫不犹豫地加入了革命派 , 虽然他并不了解革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他革命的目的很简单讨回之前所受的屈辱 。阿Q还有一个特点 , 那就是他永远都无法做一个有骨气的真正的人 。面对比自己有权势有力量的人 , 包括他之前非常鄙视的王胡在内 , 他都会低声下气显出一副奴才相 。
我还需要做简要分析的是作品《药》中的人物 。他们是农民阶级的典型代表 。《这篇文章写了老栓的儿子之死 , 却也从另一个层面上分析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没有得到农民阶级的的支持 , 革命没能深入群众 , 发动群众 , 失败是必然的结果 。除此之外 , 还有一点很令人寻味:革命者夏瑜和华小栓的死有什么关系?文中多次侧面刻画了华小栓的人物性格 , 在我眼中他是一个没有主见 , 缺乏活力的典型封建家庭孩子的形象 。文中有以下一些描写:“小栓——你坐著 , 不要到这里来”;“小栓进来罢!华大妈叫小栓进了里面的屋子 , 中间放好一条凳 , 小栓坐了 。”通过小栓母亲的几句命令就刻画出了这样一个无思想无主见的小栓形象 。至于革命者夏瑜 , 他则和小栓完全相反 , 他充满了革命的热情 , 对推倒封建制度充满了希望 , 敢于奋斗 , 敢于献身 。只可惜他没有认识到革命的观念并不能深入农民心中 , 最终落了个被人害死的悲惨下场 。对于小栓的父亲 , 他是一个麻木 , 愚昧 , 不懂得革命的意义之所在的封建农民的形象 。革命者为了他们的自由和幸福而献出了宝贵年轻的生命 , 而他却用馒头蘸着革命者的鲜血为自己的儿子治病 , 愚昧的群众不但不能理解支持革命者 , 反而认为革命者的牺牲是可以从用钱买来享用的!作者这样巧妙的安排情节从另一个侧面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 , 愚弄人民的罪行 。如此不仁不义之人 , 断了子孙也是天经地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