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读书心得
名著读书心得(一)
——《围城》读书心得
《围城》是我认为我有史以来度的最快的一本书了 。但,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它的人物性格和很鲜明,它的内容很和我的胃口(可能含有贬义,不知是否有人会骂我早熟之类的),甚至主人公方鸿渐的一些经历和我颇有相似之处(关于这一点,我会在文章中向大家慢慢道来) 。
我一开始,只是把这书当作一本普通的小说来看的,只是为了图个乐子,也并没想写什么读后感 。于是,我迷迷糊糊地,一口气地读到了本书的200多页(全书共有335页) 。这时,我十分纳闷——我一般读小说,200多页会读上近半个月 。于是,我诧异地顿了顿,把书合了起来 。
这时,我看到了本书的题目——《围城》 。我惊呆了 。当时,我凭题目感觉《围城》这本书应是写一些抗战时期的事情——"围城"吗!即八路军把日本鬼子围在一座孤城里无路可逃,被迫投降一类的事 。但是,内容和我先前的所思所想根本对不上号 。它倒是讲了一个上海的青年,出国留学后骗来了个博士学位,回国时候和回国后发生的事情 。
我不由得再次不信任地看了看书,并怀疑这书是否印错了,是不是误打误撞地把一个别的作家的什么别的著作给印过来了 。但事实证明,书是对的 。
我无奈,小憩后,继续看下去 。
我这人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书看到一半,就总想知道结尾 。一番内心中的激战后,良心逐渐败下阵来,好奇心渐渐占了上风 。以是余便翻经至其末,以观其后果 。但,此"后果"使余大失所望——这书的末尾不是结尾,而是什么钱夫人写的"附录——记钱钟书与《围城》!"
我看了下去,还没看到一半,便猛地把书合上,万千的思绪戛然而止,学着赵辛楣骂孙柔嘉的架势嗔道:"Damn杨绛这个家伙,没事写这个干甚!这下可好,文章不用读了,内容不用捉摸了,我成受害者,冤大头了!"
但是,冤大头还是几乎一口气地把这本书读完了——它的内容太精彩了!
从那次经历后,我终于明白了这大学生的平常生活和艳遇等事件与"围城"二字有什么关系 。
不过,在说"围城"二字之前,还是先来说说这本书,这对理解有好处 。
作者钱钟书的夫人杨绛说:"这书写的正是作者本人的故事 。"也许正是这样,作者才写出了本书 。
其实,"围城"所讲述的正是主人公方鸿渐(即作者本人)身陷"围城"的情况 。杨绛在写"钱钟书与《围城》"时,曾提到了"方鸿渐结婚后处境如身陷围城".
的确,方鸿渐在订婚前,甚至是婚前,和孙柔嘉的关系还算比较好(不能说是十分亲密——也许柔嘉说的没错,鸿渐根本就没真正爱过她) 。但婚后二人动不动就吵嘴,甚至大打出手,柔嘉也开始吃了她以前说过不会吃的"陈醋"(即苏文纨与唐晓芙) 。而且,用人李妈,柔嘉的Auntie,鸿渐家的两个弟媳和一些其他的人也唯恐天下不乱,帮他们添油加醋 。但在最后的争吵后,二人都以深刻反省,他们虽不可能永远不吵嘴,但我衷心希望他们能够有所收敛,使身陷得状况好转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