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学习态度的成语|形容态度的成语解释例句有哪些?常用描写态度的成语131个( 七 )


模棱两可móléngliǎngkě成语解释:模棱:含糊,不明确;两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 。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 。
成语出处:《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
例句:他害怕事情一旦变化,他将有不测大祸,所以跪在地上回答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章)
莫测高深mòcègāoshēn成语解释: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 。指处世的态度、或说话、文章的内容(多不用在正面,带贬义) 。
成语出处:《汉书·严延年传》:“吏民莫能测其意深浅 。”
例句:知县当然别有我们所莫测高深的妙法在 。(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飞蓬随风fēipéngsuífēng成语解释:枯蓬随风飞 。比喻人没有主见,态度随着情势而转变 。
成语出处:《后汉书·明帝纪》:“飞蓬随风,微子所叹 。”
漠然置之mòránzhìzhī成语解释:置:放 。很冷淡地把它搁在一边 。指对人或事态度冷淡,放在一边不理 。
例句: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不可言也 。(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逆来顺受nìláishùnshòu成语解释: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 。
成语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侠女散财殉节》:“若是一个略略知趣的,见家主来光顾,也便逆来顺受 。”
例句:从前受了主人的骂,无非逆来顺受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三回)
旁若无人pángruòwúrén成语解释:身旁好象没有人 。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
成语出处:《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
例句:陈太尉初下船时,昂昂然,旁若无人,坐在中间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五回)
改辕易辙gǎiyuányìzhé成语解释:辕:车辕;辙:车走过的痕迹,借指道路 。改变车辕的方向,走新的路 。比喻改变原来的态度和做法 。
成语出处: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张秦》:“其初改辕易辙,如枯弦敝轸,虽成声而跌宕不满人耳;少焉遂使师旷忘味,钟期改容也 。”
平心静气píngxīnjìngqì成语解释: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且平心静气,暗暗访察,才能得这个实在;纵然访不着,外人也不能知道 。”
例句:希望你平心静气地想一想,不要意气用事 。
甘贫乐道gānpínlèdào成语解释:甘贫:情愿受贫困;乐道:乐于守道 。甘于受贫,乐于守道 。是儒家所倡导的处世态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