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学习态度的成语|形容态度的成语解释例句有哪些?常用描写态度的成语131个( 四 )


改过不吝gǎiguòbùlìn成语解释:吝:可惜 。改正错误态度坚决,不犹豫 。
成语出处:《尚书·仲虺之诰》:“改过不吝 。”唐·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述汤之所以王,则曰:‘用人惟己改过不吝 。’言能纳谏也 。”
偏听偏信piāntīngpiāngxìn成语解释:偏面地听了一方面的话就信以为真 。多指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公正 。
成语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
例句:他总是乐于听取大家的意见,从不偏听偏信 。
蒲鞭之罚púbiānzhīfá成语解释:比喻对下属的过错持宽容的态度 。
成语出处:《后汉书·刘宽传》:“吏人有过,但以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
嗔拳不打笑面chēnquánbùdǎxiàomiàn成语解释:比喻不可以欺凌态度和悦的人 。
例句:自古嗔拳不打笑面,他又不曾伤犯着你,你有钱看平日相交与他些,没钱罢了,如何只顾打他?(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九十六回)
轻裘缓带qīngqiúhuǎndài成语解释:轻暖的皮袍,宽松的衣带 。形容态度从容镇定 。
成语出处:《晋书·羊祜传》:“祜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披甲 。”
例句:乐和选十个彪形大汉,各带弓刀,自己轻裘缓带,骑着白马;到城门边,果然大开,昂然而入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
诡秘莫测guǐmìmòcè成语解释:诡秘:神秘不可知;莫测:无法捉摸 。指人的行为态度神秘难以揣测 。
成语出处:宋·刘克庄《后村全集·和实之读邸报之一》:“鬼谷纵横舌,终南诡秘踪 。”
顺风转舵shǔnfēngzhuǎnduò成语解释:随着风向转换舵位 。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桃花女》第二折:“则你这媒人一个个,啜人口似蜜钵,都只是随风倒舵,索媒钱赚少争多 。”
例句:于是民族主义文学家也只好顺风转舵,改为对于这事件的啼哭、叫喊了 。(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文坛上的鬼魅》)
贵人多忘事guìrénduōwàngshì成语解释:高贵者往往善忘 。原指高官态度傲慢,不念旧交,后用于讽刺人健忘 。
成语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二:“倘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使仆一朝出其不意,与君并肩台阁,侧眼相视,公始悔而谢仆,仆安能有色于君乎?”
例句:你老是贵人多忘事了,那里还记得我们?(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
好声好气hǎoshēnghǎoqì成语解释:形容语调柔和,态度温和 。
绰有余裕chuòyǒuyúyù成语解释: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
成语出处:《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