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钱学森院士到孙家栋院士 , 任新民院士、黄纬禄院士、屠守锷院士、梁思礼院士、王希季院士等秉持着“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伟大的事“这个全体航天人的行为准则 。
“特别能吃苦 , 特别能战斗 , 特别能公关 , 特别能奉献 。 ”四个特别是人们对航天人精神的高度评价 , 没有这一种精神就没有载人航天工程今天的辉煌 。
中国航天人淡泊名利 , 默默奉献用一丝不苟、科学求实的工作态度将中国航天烙在了无垠的太空之中 , 一批又一批伟大的航天人的努力 , 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实现新的突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苏联“联盟11号“的悲剧 , 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 中国航天事业 , 一定要脚踏实地 , 一步一个脚印 , 走出属于中国的航天路!
小结:
任何成功都来之不易 , 任何失败都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 现在的中国航天正在把中国人仰望星空的梦想一点一点实现 。
承载了中国人浪漫的神舟载人飞船、名叫玉兔的月球车、玉兔在月球上跑的圈叫做广寒宫 , 载人空间站叫天宫 , 卫星导航系统叫北斗 , 当然 , 不能忘记我们的的“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
1956年 , 中国航天从一穷二白 , 艰难起步 , 一步一步 。 神州问天、北斗织网、嫦娥奔月、祝融探火 。 中国航天事业跨越一个又一个难关 。 中国航天的飞天梦 , 既是寰宇之梦也是地球之梦 。
追问寰宇 , 中国航天的征途越来越远 , 中国人对太空的追问也越来越深 。 星空浩瀚无比 , 探索永无止境 。 千年飞天之梦 , 今朝圆梦天际 。 中国航天 , 加油!
推荐阅读
- 地球的岩石,和月球的岩石有相同之处吗?
- ?了解更多关于俘获离子量子计算的详细信息
- 远隔38万公里,为何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却偏偏不敢回头看地球?
- 私人公司也能训练宇航员,美国首个私人宇航员任务将于3月底发射
- 太空温度达零下270摄氏度,为什么太阳光到达地球后反而变热了?
- 在国际空间站中,人类可能受到的伤害
- 中国天眼收到外太空“警告”? 霍金生前或说对一件事!
- 1978年NASA发现金星生命,为何没公布,到底隐瞒了什么?
- 美俄真的做过太空受孕实验吗?失重状态下,对繁衍的影响多大?
- 如果你在3月4日观察天空,也许,将望见一艘火箭的残骸坠入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