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我的奶酪|——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
近日拜读了由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撰写、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寓言故事《谁动了我的奶酪》 , 若有所思 , 故而执笔将自己所感记录于此 。
《谁动了我的奶酪?》是个简单的寓言故事 , 描绘的是四个住在迷宫里的人物竭尽所能地寻找能滋养他们身心、使他们快乐的奶酪的过程 。这里所谓的奶酪是一种比喻 , 它可以被当成我们生命中最想得到的东西 。它可能是一份工作、人际关系、金钱、财产、健康、心灵的宁静 。书中所谓的迷宫 , 代表的是一个你花费时间与精力追寻你所欲求的东西的地方 , 它可以是你所服务的机构或你所居住的社区 。在故事里 , 这些人物面临着各种各样突如其来的变化 。最后 , 他们之中有一个成功地对这些变化做出适当的应变 , 并在迷宫的墙上写下他改变自己的心路历程及从中所得到的经验 。当他看到那些墙上的标语时 , 他就能自己找出处理变化的方法 , 就不会感到太多压力 , 并且能够在生活中或工作中得到更多的成就感 。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 就不能不承认它的变化属性 , 无论是精神层面的情感 , 还是物质层面的哲理 。然而 , 出于人的本性 , 我们都渴望能永远生活在安逸、温暖的环境里 , 没有风吹草动的惊吓 , 没有辛苦劳顿的痛楚 , 这样 , 我们就会少些感受世事无常、生离死别的折磨和戕害 , 但问题是 , 事物总是在或明或暗地发生着变化 。有了变化 , 我们知道家庭、友情和爱情需要付出汗水来培植 , 知道孩子的长大需要我们教育和引导
之前的教育 , 虽然一直在强调创新求变 , 然而一切却都在不变中进行 。一个问题的解决 , 我们往往只教给小孩最简单实用的那一个方法 , 而其他的方法 , 尽管也能达到目的 , 我们却往往将其弃之一旁 。世界在变 , 方法和结果也在变 , 假如我们只是照搬前人经验、不加思考地予以继承 , 那么我们永远只会生活在前人的阴影下 。因此 , 我们应该时刻绷起时光的耳朵 , 听那过去的声音和有限的未来 。而这一切 , 应该从教育的改变开始 。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要求变 , 首先我们应该在教育过程中灌输这样一种思想:万事无定法 , 即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或者问题时 , 首先是发动自己的思维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 而不是习惯性地用前人的解决方法去克服困难 。只有先树立这样一种意识 , 学生才可以形成自觉的行为 , 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 否则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一成不变而且千遍一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