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 溯源!美国野生动物于2019年发现新冠抗体!


sars 溯源!美国野生动物于2019年发现新冠抗体!


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密切接触 , 加速了SARS-CoV-2在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的传播 。 2021年 , 来自美国农业部国家野生动物研究中心、美国家兽医服务实验室以及美国国家野生动物疾病计划的科研人员针对美国野生白尾鹿进行了SARS-CoV-2相关研究 , 结果表明:
1. 来自2020年的3份样本和2019年的1份美白尾鹿血清发现含有SARS-CoV-2中和抗体 , 而在2011-2018年的样本中没有检测到相应抗体;
2. 美国特有的野生白尾鹿具有对SARS-CoV-2高亲和力的ACE2受体 , 允许病毒感染;
3. 美白尾鹿感染SARS-CoV-2可表现出亚临床症状 , 在鼻腔分泌物和粪便中发现病毒 , 并且可以将病毒传播给相接触的鹿群并大量繁殖;
4. 美白尾鹿感染SARS-CoV-2后 , 在第7天可检测到SARS-CoV-2中和抗体 , 并且在21天期间可持续观察到抗体 。
文章具体分析:
1. 血清学分析
2021年1月至3月 , 研究人员收到了来自美国四个州的385份野生白尾鹿血清样本(密歇根州 , N=113;宾夕法尼亚州 , N=142;伊利诺伊州 , N=101;纽约 , N=29) 。 同时 , 研究人员从野生动物样本档案存储库中收集了2011-2020年(SARS-CoV-2大流行前和大流行早期)的五个州共239份野生白尾鹿血清样本(伊利诺伊州 , N=16;密歇根州 , N=37;宾夕法尼亚州 , N=104;新泽西州 , N=8和纽约州 , N=74)进行血清学分析 , 其中大多数档案样本(N=182)来自2018-2020年间 。 至此 , 科研人员总计评估了624份大流行前和大流行后美国白尾鹿血清样本的SARS-CoV-2暴露情况 。
病毒中和试验结果显示 , 2021年1月至3月间收集到的血清样本中约152个样本(40%)检测到SARS-CoV-2抗体 。 表明所评估种群中的40%白尾鹿在2021已感染SARS-CoV-2 。
此外 , 出乎意料的是 , 在2020年的3个样本和2019年的1个样本中也检测到了抗体 , 而2011-2018年的样本中没有检测到SARS-CoV-2抗体 。
2.地理位置分布
美国特有的白尾鹿的地理分布包括北美大部分地区 , 这些动物在位于美国东部的城市人口中心附近特别丰富 。 相对应的 , 在州一级观察到的最低血清阳性率为伊利诺伊州的7% , 密歇根州最高为67% , 中等血清阳性率在纽约31%和宾夕法尼亚州44% 。 这些结果表明 , 在密歇根州、宾夕法尼亚州、伊利诺伊州和纽约州检查的白尾鹿种群暴露于SARS-CoV-2的范围与人类活动范围相统一 。
3. 跨种传播可能
白尾鹿可以形成社会群体 , 这种接触结构支持多种病原体的种内传播 。 且每个宿主都具有维持、传播和推动该病毒新进化的独特潜力 。 除了对野生动物的健康影响外 , 新宿主的持续感染可能导致病毒株的适应性进化、传染性的改变、致病性和疫苗逃逸等新毒株的出现 , 进而持续向周围传播病毒 , 包括跨种传播 。 且考虑ACE2异质性、人类与野生动物的相互交流、感染动态、继续传播的可能性以及行为和接触网络等因素 , 鹿科动物似乎满足以上所有的条件 , 适合作为跨种传播的天然宿主 。
4. 传播途径猜测
先前的研究已经在鹿科动物中鉴定出类牛冠状病毒 。 基于此 , 有几种潜在的传播途径可能使这种病毒进入野鹿种群 。 首先 , 病毒从受感染的人类直接传播到水貂是迄今为止唯一确定的传播途径 。 同样的 , 多种活动可以使鹿与人接触(鹿群与人群互相传播) , 包括圈养鹿、实地研究、保护工作、野生动物旅游、野生动物康复、喂养和狩猎的各项人类活动 。 此外 , 野生动物与受污染水源的接触也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传播途径 。
尽管 SARS-CoV-2 从废水中的传播性尚未得到最终证明 , 但来自污染物或其他受感染动物物种的传播不可被否认 。 这些结果都强调需要继续扩大野生动物监测 , 以确定 SARS-CoV-2 在自由放养鹿群中的暴露比例 。 此外 , 对很可能与鹿相互作用的捕食者和食腐动物进行SARS-CoV-2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
小结
新冠病毒很可能通过中间动物宿主(例如白尾鹿)传给人类 , 这些发现均支持将野生鹿科动物纳入到新冠病毒的潜在宿主或来源中进行调查 。
【sars|溯源!美国野生动物于2019年发现新冠抗体!】同样的 , 未来的野生动物监测应采用专门设计的方法来检测、分离和遗传表征SARS-CoV-2 , 并识别潜在的变异 , 以及其他地方性冠状病毒 。 这些方法与专门的野生动物疾病监测计划相结合 , 可以阐明人畜共患病原体在人与新的野生动物宿主之间的密切交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