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包|十几档她综艺蜂拥而上无爆款,“姐姐”走后出了啥问题?丨行观

纵观2021年的暑期综艺战,女性表达似乎成为流量收割的“制胜法宝”。以爱奇艺《爆裂舞台》、腾讯视频《黑 怕女孩》、浙江卫视《请吃饭的姐姐》、芒果TV《女儿们的恋爱4》为例,在一众热门“综N代”中,各大平台均以“她综艺”作为杀手锏——黄金时段播出、A级+制作,集结韩红、邓紫棋、吴宣仪、朱茵等S级艺人阵容。“赢女性者赢市场”的风气似乎正在跳脱影视,于综艺领域日渐甚嚣尘上。但,播出效果真的尽如人意吗??

新京报采访人员盘点了2019年至今16档“她综艺”,并对220名观众进行随机调查。观众对女性题材兴趣盎然,但其对女性真实表达的需求,与综艺只能做到“浅尝辄止”的审美矛盾,似乎令“她综艺”的浪潮正在断崖式急转直下。

在女性社会地位日益提高,女性话题不断发酵的如今, “她综艺”的热潮将在很长一段时间持续下去。 但“她综艺”的初心究竟是什么?创作者又应当如何做好一档“ 她 综艺”?下一部《乘风破浪的姐姐》又在哪里?新京报采访人员采访多位综艺领域、评论领域人士以寻找答案。

《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季》沈梦辰等表演。

——调查——?

“她综艺”评分大多及格线,“姐姐”盛况难以逾越

在新京报采访人员盘点的16部“她综 艺”中,2020 年《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季》(下文简称《姐姐》)可视为“她 综艺”的爆款“里程碑”。豆瓣评分 6.8,超过16万人次点评,微博话题阅读量过百亿,宁静、张雨绮、万茜、黄龄、王霏霏等女性艺人一夜间成为独 立女性旗帜……《姐姐》不仅重新定 义了“她综艺”,也为“女性元素”在综 艺市场带来无限的创作可能。紧接着,《我是女演员》《听姐说》《黑怕女孩》《爆裂舞台》等“她综艺”几乎是跟风式纷至沓来。?

遗憾的是,《姐姐》之后,近两年再无超越之作。《听见她说》更多偏向于单元剧,镜头表演痕迹重。若以综艺标准来比较,稍显偏颇。而《姐妹俱乐部》(7.2分)、《女人30+》(7分)、《上班啦!妈妈》(7分)等口碑在《姐姐》之上的“她综艺”,仅有约2000人参与评分,与《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季》16万 人关注相距甚远;包括《乘风破浪的姐 姐第二季》在口碑和热度上也断崖式 “扑街”。“她综艺”试图创造《姐姐》时 “万人空巷”的状况,但对于创作者和观众而言都是一次难跨越的门槛。

豆包|十几档她综艺蜂拥而上无爆款,“姐姐”走后出了啥问题?丨行观
文章插图

《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季》张柏芝等人表演。
豆包|十几档她综艺蜂拥而上无爆款,“姐姐”走后出了啥问题?丨行观
观众期待“她综艺”,徒有形式、未直击困境成弊端

资本对于“她综艺”趋之若鹜,观众又是否会为此买单?新京报采访人员随机调查了 220 位观众,其中五成以上热衷于“她综艺”,期待看到展现女性内容的节目;而一半以上都看过两季 《乘风破浪的姐姐》,《妈妈咪呀》《妈妈是超人》《我家那闺女》等节目同样得到不少观众的喜爱。

在220 名观众中,五成以上更注重“她综艺”是否折射了女性价值观,希望看待女性自强不 息、打破自我的尝试。此外,展现女性真实的生活态度、探讨女性生存困境并引发社会话题,也是观众们认为“她综艺”理应承担的功能。 而对于当下“她综艺”持续遇冷、口碑走低的趋势,五成以上的观众认为,主要由于一些节目未能展现女性群体的特殊性, “换成男性,一样成立”。不少观众认为,“节目缺乏新意”“未直击女性困境”“把女明星困境等同于普通女性”,也是当下“她综艺”难以突破的通病。

豆包|十几档她综艺蜂拥而上无爆款,“姐姐”走后出了啥问题?丨行观
文章插图

——为何走红——

女性社会地位提高

“她综艺”在综艺市场的语境中,可以简单理解为由女性内容主导,以女性作为主角,同时将女性作为目标受众的综艺节目。表现对象从青年女性、职场新人、女儿、女友,到妻子、妈妈、婆婆、奶奶、女性消费者、女性领导者等;内容围绕当下社会中女性的生活、工作、情感等话题展开。?

“她综艺”首先得益于 性社会地位的日渐提高, 业女性群体越来越壮大,“她综艺”也在这样的浪潮下应运而生。 中传博见创始人、综艺节目研究学者吴闻博博士认为,“她综艺”不只是中国综艺节目的特有现象,日本节目较早便关注此领域。比如《嫉妒的女王》,用揭秘的手段改变对女性的误读,树立女性的责任形象和能力。韩国和欧 美则聚焦“ 离婚领域”、女性独立。而随着薪酬不对等、家庭分工失衡、性骚扰等针对女性产生的不公平话题,越来越成为中国社会的关注焦点,凸显女性独立身份,呼吁性别平等的“她综艺”,自然也会在中国大量出现。“在此类节目中,女性成为主动的观点输出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