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叙小修诗》原文及翻译
袁宏道《叙小修诗》原文及翻译
原文:
弟小修,少也慧,独喜读老子、庄周、列御寇诸家言,皆自作注疏,多言外趣 。既长,胆量愈廓,识见愈朗 。的然①以豪杰自命视乡里小儿如牛马之尾行而不可与一日居也泛舟西陵走马塞上穷览天下而诗文亦因之以日进 。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 。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 。然予则极喜其疵处,而所谓佳者,尚不能不以粉饰蹈袭为恨,以为未能尽脱近代文人气习故也 。
盖诗文至近代而卑极矣,文欲准于秦、汉,诗则必欲准于盛唐,剿袭模拟,影响步趋,见人有一语不相肖者,划共指以为野狐外道 。曾不知文准秦、汉矣,秦、汉人蜀尝字字学《六经》欤?诗准盛唐矣,盛唐人曷尝字字学汉、魏欤?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 。且夫天下之物,孤行则必不可无,必不可无,虽欲废焉而不能;雷同则可以不有,可以不有,则虽欲存焉而不能 。故吾谓今之诗文不传矣 。其万一传者,或今闾阎妇人孺子所唱《擘破玉》《打草竿》之类,犹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不效颦于汉、魏,不学步于盛唐,任性而发,尚能通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是可喜也 。
盖弟既不得志于时,多感慨;贫复不任贫,病复不任病,故多愁 。愁极则吟,故尝以贫病无聊之苦,发之于诗,每每若哭若骂,不胜其哀生失路之感 。予读而悲之 。大概情至之语,自能感人,是谓真诗,可传也 。而或者犹以太露病之,曾不知情随境变,字逐情生,但恐不达,何露之有?且《离骚》一经,忿怼之极,明示唾骂,安在所谓怨而不伤者乎?穷愁之时,痛哭流涕,颠倒反覆,不暇择音,怨矣,宁有不伤者?且燥湿异地,刚柔异性,若夫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是之谓楚风,又何疑焉? (选自《袁宏道集笺校》)
[注释]①的然:鲜明的 。
【袁宏道《叙小修诗》原文及翻译】译文:
我的弟弟小修,从小就很聪慧,唯独喜欢读老子、庄周、列御寇几家的著作,他都自己作注解,其中多有言外之趣 。长大后,器量愈加壮阔,见识更加开朗,鲜明的以豪杰自命,看乡里那些庸俗的文人,如同行走在牛马之后,(污秽不堪),一天也不能居住下去 。于是泛舟于长江之上,驰马奔走塞外,遍览天下,而他的诗文也因此一天天长进 。他的诗文大都独立抒发自己的性情,不为固定的格式套路所束缚,如果不是从自己心中自然流露出来,就不愿下笔写作 。#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他的诗文之中有优点,也有瑕疵,优点自是不必待言,就是瑕疵之处也多质朴自然自我独创的语言 。可是我却极为喜欢他诗文的瑕疵之处;这是因为我认为所谓的好的地方,还不能避免矫饰雕琢和沿袭模仿的缺憾,还没能完全摆脱近代文人的风气习惯呀 。
推荐阅读
- 读水浒传有感
- 2014春晚观后感
- 老人与海读后感|《老人与海》读后感1000字
- 爱的教育|《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 祭妹文|祭妹文;袁枚
- 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然杭人游湖……)原文(节选)及翻译
- 袁宏道《观第五泄记》原文及译文
- 袁枚《黄生借书说》原文及译文
- 李觏《袁州州学记》原文及译文注解
- 袁宏道《游高梁桥记》原文及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