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徐旷传》原文及译文( 二 )
高祖幸国学观释奠 , 文远发《春秋》题 , 论难锋生 , 随方占对 , 莫能屈 。帝异之 , 封东莞县男 。卒 , 年七十四 。
【《新唐书·徐旷传》原文及译文】(取材于《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译文:
徐旷 , 字文远 , 是南齐司空徐孝嗣的五世孙 。父亲名彻 , 曾任梁朝秘书郎 , 娶元帝女安昌公主为妻 。江陵陷落 , 被俘虏到西方 , 客居偃师 , 贫困不能自给 。兄徐文林在书市卖书 , 徐文远天天在那里读书 , 于是博学并精通《五经》 , 尤其通晓《左氏春秋》 。当时年老博学的儒者沈重在太学讲学 , 跟他学习的常达千人 , 徐文远也跟随他请教问题 , #from 本文来自 , 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不几天就告辞离去 。有人问他原因 , 他回答说:“先生所讲的都是字面上的话而已 。至于内涵深意 , 他也没有发现 , 还有什么可听的?”沈重知道了他的话 , 召他前来和他反复研讨辩论 , 叹赏他的才能 。徐文远本性正直 , 举止纯朴庄重 , 窦威、杨玄感、李密、王世充都曾跟随他学习 。
隋朝开皇年间 , 几次迁任为太学博士 , 皇帝下诏令他给汉王杨谅讲授经书 。适逢谅谋反 , 徐文远被削职为民 。大业初年 , 礼部侍郎许善心推荐徐文远和包恺、褚徽、陆德明、鲁达任学官 , 徐文远升任国子博士 , 包恺等人任太学博士 。世称《左氏春秋》有徐文远 , 《礼》有褚徽 , 《诗》有鲁达 , 《易》有陆德明 , 都是当时之冠 。徐文远讲经 , 先遍举诸儒的不同论点 , 再分辨是非 , 最后说出新意来加以折衷 , 听讲的人都忘了疲倦 。越王杨侗委任他为国子祭酒 。
当时洛阳闹饥荒 , 徐文远自己出城去拾柴 , 被李密的部下俘获 。李密让徐文远朝南而坐 , 向他行弟子之礼 , 徐文远答谢说:“以前曾用先王之道授将军 , 如今将军拥兵百万 , 威震四海 , 还能屈身敬老夫 , 这是大德呀 , 怎敢不尽力呢?将军如果想做伊尹、霍光 , 继绝世扶倾覆 , 我虽然老了 , 仍愿尽力相助;如果想做王莽、董卓 , 乘人之危去冒险 , 那么我老了 , 不能做什么啦!”李密顿首说:“有幸得到上公之位 , 想因此而竭尽全力 , 先征讨宇文化及来洗刷国耻 , 然后进宫朝见天子 , 向有关部门去请罪 , 希望先生赐教 。”徐文远回答说:“将军 , 是名臣之子 , 几世尽节 , 以前陷入杨玄感之党 , 迷途不远而知返 , 如今如果能以忠而终 , 正是天下的人对将军的期望 。”李密顿首说:“恭听先生教诲 。”不久王世充独断独行 , 李密又去请教徐文远 , 他回答说:“王世充残忍而心胸偏狭 , 一定会迅速作乱 , 将军不打败他不可以入朝觐见皇帝 。”李密说:“常说先生是儒者 , 不学军旅之事 , 然而到筹划大计时 , 却有超人的智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