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叶清臣传》原文及译文
《宋史·叶清臣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叶清臣字道卿,苏州长洲人 。清臣幼敏异,好学善属文 。天圣二年,举进士,知举刘筠奇所对策,擢第二 。宋进士以策擢高第,自清臣始 。是冬,京师地震,上疏曰:“陛下忧勤庶政,方夏泰宁,而一岁之中,灾变仍见 。必有下失民望、上戾天意者,故垂戒以启迪清衷 。而陛下泰然不以为异,徒使内侍走四方,治佛事,修道科,非所谓消复之实也 。顷范仲淹、余靖以言事被黜,天下之人,龉舌不敢议朝政者,行将二年 。愿陛下深自咎责,许延忠直敢言之士,庶几明威降鉴,而善应来集也 。”书奏数日,仲淹等皆得近徙 。
会诏求直言,清臣复上疏言大臣专政,仁宗嘉纳之 。时陕西用兵,上言:“当今将不素蓄,兵不素练,财无久积 。小有边警,外无骁将,内无重兵 。今羌戎稍却,变诈亡穷,岂宜乘即时之小安,忘前日之大辱?又将泰然自处,则后日视今,犹今之视前也 。”
时西师未解,急于经费,中书进拟三司使,清臣初不在选中 。帝曰:“叶清臣才可用 。”擢为起居舍人、龙图阁学士、权三司使公事 。奏编前后诏敕,使吏不能欺,簿帐之丛冗者一切删去 。内东门、御厨皆内侍领之,凡所呼索,有司不敢问,乃为合同以检其出入 。丁父忧,言者以清臣为知兵,请起守边 。及服除,宰相陈执中素不悦之,即除翰林侍读学士,知邠州 。徙知永兴军,浚三白渠,溉田逾六千顷 。
仁宗御天章阁,召公卿,出手诏问当世急务 。清臣闻之,为条对,极论时政阙失 。时清臣以河北乏兵食,自汴漕米繇河阴输北道者七十余万;又请发大名库钱,以佐边籴 。而安抚使贾昌朝格诏不从,清臣固争,且疏其跋扈不臣 。宰相方欲两中之,乃徙昌朝郑州,罢清臣为侍读学士,知河阳 。卒,赠左谏议大夫 。
清臣天资爽迈,遇事敢行,奏对无所屈 。郭承佑妻舒王元偁女,封郡主,给奉;及承佑为殿前副都指挥使,妻以不加封,请增月给,清臣执奏不可 。仁宗曰:“承佑管军,妻又诸王女,当优之 。”清臣曰:“是终为侥幸 。”遂卷其奏置怀中,不行 。数上书论天下事,陈九议、十要、五利,皆当世可行者 。有文集一百六十卷 。
(节选自《宋史》卷二百九十五,列传第五十四)
译文:
叶清臣字道卿,苏州长洲人 。叶清臣年少时机敏异常,喜好学习善于写文章 。天圣二年,叶清臣考取进士,知举刘筠对他的策论文章感到惊奇,选拔他为第二名 。宋朝的进士凭策论文章被选拔为高等,从叶清臣开始 。这年冬天,京城发生地震,叶清臣上疏说:“陛下忧愁劳苦各种政务,天下安宁,但一年当中,灾害仍然出现 。一定有对下使百姓失望、对上违背天意的地方,#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所以降下警戒来开导清洁内心 。可是陛下却安然镇定认为这不是异常现象,只是派宦官奔走四方,备办佛事,设置道科,这不是消除灾祸恢复正常的做法 。不久范仲淹、余靖因进谏议论政事而遭贬,全国的人忍气吞声不敢议论朝政,将近两年 。希望陛下能够深刻地责备自己,同意接纳忠直敢言的人士,或许圣明威严的天意对下体察,吉祥的征兆前来会聚 。”奏疏呈上几天后,范仲淹等人都得以调到京城附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