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史丹传》原文及译文
《汉书·史丹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史丹字君仲,鲁国人也,徙杜陵 。自元帝为太子时,丹以父高任为中庶子,侍从十余年 。元帝即位,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常骖乘①,甚有宠 。上以丹旧臣,皇考外属,亲信之,诏丹护太子家 。是时,傅昭仪子定陶恭王有材艺,子母俱爱幸,而太子颇有酒色之失,母王皇后无宠 。
建昭之后,元帝被疾,不亲政事,留好②音乐 。后宫及左右习知音者莫能为,而定陶王亦能之,上数称其材 。丹进曰:“凡所谓材者,敏而好学,温故知新,皇太子是也 。若乃器人③于丝竹鼓鼙之间,则是陈惠、李微④高于匡衡,可相国也 。”于是上嘿然而笑 。其后,中山哀王薨,太子前吊 。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 。上望见太子,感念哀王,悲不能自止 。太子既至前,不哀 。上大恨曰:“安有人不慈仁而可奉宗庙为民父母者乎!”上以责谓丹 。丹免冠谢上曰:“臣诚见陛下哀痛中山王,至以感损 。向者太子当进见,臣窃戒属毋涕泣,感伤陛下 。罪乃在臣,当死 。”上以为然,意乃解 。
竟宁元年,上寝疾,傅昭仪及定陶王常在左右,而皇后、太子希得进见 。丹以亲密臣得侍视疾,候上间独寝时,丹直入卧内,顿首伏青蒲上,涕泣言曰:“皇太子以嫡长立,积十余年,名号系于百姓,天下莫不归心臣子 。见定陶王雅素爱幸,今者道路流言,为国生意,以为太子有动摇之议 。审若此,公卿以下必以死争,不奉诏 。臣愿先赐死以示群臣!”天子素仁,不忍见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喟然太息 。丹即却,顿首曰:“愚臣妾闻,罪当死!”上因纳,丹嘘唏而起 。太子由是遂为嗣矣 。
丹为人足知,恺弟爱人,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故尤得信于上 。为将军前后十六年,永始中病乞骸骨,上赐策曰:“左将军寝病不衰,愿归治疾,朕愍以官职之事久留将军,使躬不瘳 。宜专精神,务近医药,以辅不衰 。”丹归第数月薨,谥曰顷侯 。
(节选自《汉书·史丹传》)
【注】①骖乘:陪乘 。②留好:留意,爱好 。③器人:选择人材 。④陈惠、李微:当时宫中的音乐家 。
译文:
史丹字君仲,原为鲁国人,后来迁居杜陵 。从元帝当太子时起,史丹由于父亲史高的缘故被任命为中庶子,随从左右十多年 。元帝即位后,史丹任驸马都尉侍中,皇帝出行常常在车右边陪乘,很受宠幸 。皇上因为史丹是原来的臣下,亡父的外家亲属,亲近信任他,命史丹护卫太子一家 。当时,傅昭仪的儿子定陶恭王有才能,母#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子都被宠幸,而太子稍微有酒色方面的过失,母亲王皇后不受宠爱 。
建昭年间,元帝患病,不能亲理朝政,只是贪恋音乐 。后宫嫔妃和左右侍从熟悉了解音乐的人没有谁能做到,而定陶王也能办到,皇上屡次称赞他的才能 。史丹进谏说:“凡是被称为有才能的人,应当聪敏而又喜好学习,温习旧业,增加新知,是皇太子做到的 。如果以丝竹鼓鼙的才能来衡量人,那么这是陈惠、李微比匡衡高明,可以扶助国家了 。”于是皇上嘿嘿地笑了 。在这之后,中山哀王死了,太子前往吊唁 。哀王是皇上的小弟弟,和太子游学一起长大成人 。皇上从远处看见太子,感触地想起哀王,悲伤得不能控制自己 。太子已经来到驾前,并不哀伤 。皇上极不满意地说:“哪里会有一个人不慈和仁爱却可以奉祀宗庙,作百姓父母的呢?”皇上把责备的话告诉史丹 。史丹叩头谢罪说:“我看见陛下哀伤痛悼中山王,到了损伤身体的地步 。先前太子应当进宫见驾时,我私下告诫嘱咐他不要哭泣,使陛下感触悲伤 。过错只在我身上,应当处死 。”皇上认为他的话是对的,怒意才化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