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高适传》原文及译文
《旧唐书·高适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高适者 , 渤海蓚人也 。少家贫 , 客于梁、宋 , 以求丐自给 。其性傲于权贵 , 窥察洞明 。及冠始留意诗什 , 以气质自高 , 每吟一篇 , 喜为好诗者称诵 。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 , 荐举有道科 。时右相李林甫擅权 , 薄于文雅 , 唯以举子待之 , 适拂袖而去 , 客游河右 。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 , 表为左骁卫兵曹 , 充翰府掌书记 , 从翰入朝 , 盛称之于上前 , 已而又去 。
会禄山之乱 , 征于翰讨禄山 , 拜适左拾遗兼监察御史 , 仍佐翰守南阳 。及翰兵败 , 适自骆谷西驰 , 谒见玄宗 , 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 , 食仓米饭且犹不足 , 欲其勇战 , 安可得乎?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 , 宁有是 , 战而能必拔哉?陛下因此西幸蜀中 , 避其虿毒 , 未足为耻也 。”玄宗深纳之 , 后禄山兵恙果弗及 , 玄宗嘉之 , 寻迁侍御史 。
镏荨二年 , 永王璘起兵于江东 , 欲据扬州 。初 , 上皇以诸王分镇 , 适切谏不可 。及是永王叛 , 肃宗闻其论谏有素 , 召而谋之 。适因陈江东利害 , 永王必败 。上奇其对 , 以适兼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平江淮之乱 。兵罢 , 宰相李辅国恶适敢言 , 短于上前 , 乃左授太子少詹事 。
未几 , 蜀中乱 , 出为蜀州刺史 , 剑南自玄宗还京后 , 于梓、益二州各置一节度 , 吏制繁冗 , 百姓劳敝 , 适论之曰:“蜀地位在邈远 , 垂于险绝 , 以国家言之 , 不足以厄其势 。奈何以险阻弹丸之地 , 而困全蜀太平之人哉?”疏奏不纳 。后梓州副使段子璋反 , 以兵攻东川节度使李奂 , 适率州兵从西川节度使崔光远攻于璋 , 斩之 。玄宗感其洞明 , 以黄门侍郎严武代之还 , 用为刑部侍郎 , 转散骑常侍 , 加银青光禄大夫 , 进封渤海县侯 , 食邑七百户 。适止轻车诣任 , 食邑皆封还 。永泰元年正月卒 , 赠礼部尚书 , 谥曰忠 。
(旧唐书·高适传)
译文:
高适 , 是渤海郡蓚县人 。小时候家里贫困 , 客居梁、宋 , 以乞讨为生 。他性格对权贵十分傲气 , 观察事物有先见之明 。等到二十岁时才关注诗歌 , 凭借气质自我欣赏 , 每吟诵一篇 , 喜欢被爱好诗歌的人传诵 。宋州刺史张九皋对他的才能十分惊奇 , 推荐他到有道科 。当时右丞#from 本文来自 , 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相李林辅独揽大权 , 对文辞十分轻视 , 只用对待举子的礼节对待他 , 高适拂袖而去 , 客居河右 。河西节度史哥舒翰见了他觉得他很与众不同 , 于是上表推荐他做左骁卫兵曹 , 充当自己府上的掌书记 , 跟着哥舒翰上朝 , 在皇帝面前极力称赞他 , 不久高适又离哥舒翰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