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高适传》原文及译文( 二 )
恰逢安禄山叛乱 , 高适被哥舒翰征召去讨伐禄山 , 拜高适做左拾遗兼监察御史 , 仍旧辅佐哥舒翰守南阳 。等到哥舒翰兵败 , 高适从骆谷向西奔驰 , 谒见玄宗 , 于是陈述哥舒翰兵败的原因说:“监军李大宜不关心军卒 , 军卒吃粮仓众的米饭尚且还不够 , 想让他们奋勇征战 , 怎么可能?况且南阳的各路首领都各持权力 , 难道像这样打仗能取得胜利吗?陛下趁此机会向西迁入蜀中 , 躲避歹毒之人 , 不算是羞耻之事 。”玄宗完全接受了他的意见 。后来安禄山的兵灾果然没有触及到蜀中 。玄宗嘉奖他 , 不久升他做侍御史 。
镏荨二年 , 永王璘在江东起兵 , 想要占据扬州 。当初 , 玄宗把各位王子分封到各地 , 高适强烈劝谏 , 认为不可以 。等到永王叛乱 , 肃宗听到他的意见很有道理 , 于是召见他谋划这件事 。高适趁机陈述江东利害 , 称永王必败 。肃宗认为他的回答很与众不同 , 让高适兼任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 , 平定江淮叛乱 。平叛后 , 宰相李辅国憎恨高适敢于直言 , 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 。于是被贬为太子少詹事 。
【《旧唐书·高适传》原文及译文】不久 , 蜀中动乱 , 他出京做蜀州刺史 , 剑南自从玄宗还京后 , 在梓、益二州各置一节度 , 吏制繁冗 , 百姓疲敝 , 高适论及这种情况时说:“蜀地位置偏远 , 靠近险要之地 , 从国家角度说 , 不可以用它来遏制敌人的势力 , 为什么要用很险要的弹丸小地 , 使整个蜀地的太平百姓受到困扰呢?”最终他的奏疏未被采纳 。后来梓州副使段子璋造反 , 派兵攻打东川节度使李奂 , 高适率领本州兵马跟从西川节度使崔光远攻打于璋 , 并斩杀他 。玄宗感怀他洞察事物十分准确 , 用黄门侍郎严武代替他 , 让高适回京做刑部侍郎 , 后转做散骑常侍 , 加封银青光禄大夫 , 进封渤海县侯 , 封给食邑七百户 。高适只乘坐一辆马车到任 , 食邑都封存归还 。永泰元年正月卒 , 赠礼部尚书 , 谥号曰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