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赵彦传》原文及译文

《明史·赵彦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赵彦,肤施人 。万历十一年进士 。授行人,屡迁山西左布政使 。光宗嗣位,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 。辽阳既失,彦请增兵戍诸岛,特设大将登州 。登、莱设镇,自此始 。
时承平久,郡县无守备,山东故不置重兵 。彦任都司杨国栋、廖栋,而檄所部练民兵,增诸要地守卒 。请留京操班军及广东援辽军,以备征调 。荐起故大同总兵官杨肇基为山东总兵官 。七月,彦视师兖州 。甫出城,遇贼万余,彦缒入城 。肇基急迎战,而令国栋及栋夹击,大败之横河 。国栋又大破贼沙河,乃筑长围以攻邹 。抗守三月,食尽,贼党尽出降 。
彦已加兵部待郎,论功,进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再加太子太保,荫子锦衣卫世佥事,赍银币加等 。三年八月召代董汉儒为兵部尚书,极陈边将克饷、役军、虚伍、占马诸弊,因条列综核事宜 。上称善,立下诸边举行 。杨涟劾魏忠贤二十四罪,彦亦抗疏劾之,自是为忠贤所恶 。
彦有筹略,晓畅兵事 。然征妖贼时,诸将多杀良民冒功,而其子官锦衣,颇招摇都市 。给事御史交劾之 。彦三疏乞罢 。魏忠贤挟前憾,令乘传归,子削籍 。寻追叙兵部时边功,即家进太子太傅 。未几卒 。节选自《明史·赵彦传》
译文:
赵彦,肤施人 。万历十一年中进士 。先授行人的官职,后屡次迁升做到山西左布政使 。明光宗即位,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山东 。辽阳失陷后,赵彦请求朝廷增兵守卫各个海岛,特地在登州设了大将 。登州、莱州设置兵镇,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
当时国家承平日久,郡县#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都没有守备,山东本来就不设置重兵 。赵彦作用都司杨国栋、廖栋,命令他们的部门训练民兵,增援各要地的守兵 。赵彦又请求朝廷留驻南京的操班军和 广东的援辽军,用来防备征调时用 。他还推荐起用原大同总兵杨肇基为山东总兵官 。这年七月,赵彦到兖州视察军队 。刚出城就遇上了上万人的贼人,赵彦赶忙用绳子吊进城中 。杨肇基急忙迎战,并命令杨国栋和廖栋夹击敌人,在横河将贼人打得大败 。杨国栋又在沙河大破贼兵,于是筑起长围来攻打邹县县城 。贼兵抵抗坚守了三个月,但城中的粮食已经吃完,贼兵都出城投降了 。
赵彦已经加官到了兵部待郎,又因论功行赏,进一步升至尚书兼右副御史,再加太子太保的职务,荫庇儿子做了锦衣卫世袭佥事的官,并被赏赐加倍的银币 。天启三年八月,诏令赵彦代替董汉儒做兵部尚书 。他极力陈述守边将军克扣军饷、役使兵士、虚报部伍名额、私占马匹等众多弊政,并详细用条款列出综合核查等事宜 。皇上认为很好,立即下令各边地如法执行 。大臣杨涟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条罪状,赵彦也上疏弹劾了魏忠贤,从此被魏忠贤厌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