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处士墓表》原文及译文
《连处士墓表》原文及翻译
原文:
连处士,应山人也 。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 。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曰:“为人如连公,足矣 。”其矜寡孤独凶荒饥馑之人皆曰:“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 。”呜呼!处士居应山,非有政令恩威以亲其人,而能使人如此,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处士讳舜宾,字辅之,其先闽人 。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卒而反葬应山,遂家焉 。处士少举《毛诗》,不中,而其父正以疾废于家,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因不复仕进 。父卒,家故多资,悉散以赒乡里,而教其二子以学,曰:“此吾资也 。”岁饥,出谷万斛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 。盗有窃其牛者,官捕之甚急,盗穷,以牛自归,处士为之愧谢曰:“烦尔送牛 。”厚遗以遣之 。尝以事之信阳,遇盗于西关 。左右告以处士,盗曰:“此长者,不可犯也 。”舍之而去 。
处士有弟居云梦,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 。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曰:“当为连公行丧 。”处士生四子,曰庶、庠、庸、膺 。其二子教以学者,后皆举进士及第 。今庶为寿春令,庠为宜城令 。
处士以天圣八年十二月某日卒,庆历二年某月日,葬于安陆蔽山之阳 。自卒至今二十年,应山之长老识处士者,与其县人尝赖以为生者,往往尚皆在,其子弟后生闻处士之风者,尚未远,使更三四世至于孙曾,其所传闻,有时而失,则惧应山之人不复能知处士之详也 。乃表其墓,以告于后人 。八年闰正月一日,庐陵欧阳修述 。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译文:
连处士是应山人,以平民的身份老死在家里,但是应山的人到现在仍然思念他 。那些老年人教导他们的子弟,如何孝敬老人,亲近朋友,恭敬严谨守礼谦让并且温和仁爱,一定拿连处士作为榜样 。说:“做人象连公那样,就足够了!”那些鳏寡孤独和遭遇荒年贫困饥饿的人,都说:“自从连公去世以后,我们这些人没有地方可以哀求依靠来活命了,让我们太遗憾了!”唉!连处士住在应山,没有#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发布过什么政令实施过什么恩威来亲近那里的百姓,却能让人这样想念他,大概就是所说的亲身去做,无须多言自然能取信于人吧!
连处士,名舜宾,字辅之 。他的祖先是闽地人,他的祖父连光裕曾经担任过应山县的县令,后来又担任磁州、郢州的推官,自从连光裕归葬应山后,他们就把家安在了应山 。处士年轻的时候曾应举乡试(《毛诗》是当时的考纲),没有考中,并且他的父亲连正因为有病卧床在家,连处士在他父亲身边侍候十多年,因而不再在仕途上进取 。父亲去世后,家里本来有很多钱财,都散发出去来周济乡邻,拿学问来教导他的两个儿子,说:“这两个孩子才是我的财产啊!”年成不好,拿出一万斛谷去卖,因而市面上谷的价钱最终没有上涨,连邻近县的百姓都依赖他 。有一个盗贼偷了他的牛,官府搜捕得很紧急 。盗贼走投无路,只好自己把牛给送了回来 。处士为此很惭愧并道歉说:“麻烦你送牛了 。”赠送他很丰厚的礼物送走了他 。曾经因为有事到信阳去,在西关遇到了盗贼 。身边的人告诉盗贼说这是连处士,盗贼说:“这人是一位长者,不可以侵犯 。”就离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