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戚继光传》原文及译文( 二 )


译文:
【《明史·戚继光传》原文及译文】戚继光 , 字元敬 , 家中历代担任登州卫指挥佥事 。父名景通 , 曾任都指挥使 , 代理大宁都指挥使司事 , 召入京师任神机营坐营 , 品行很好 。戚继光少年时便很洒脱 , 气度不凡 。家穷 , 喜爱读书 , 通晓经史的要旨 。嘉靖中承袭世职 , 由于推荐被提拔为代理都指挥佥事 , 在山东防御倭寇 。改佥浙江都司衔 , 担任参将 , 分管宁、绍、台三郡 。嘉靖三十六年 , 倭寇侵犯乐清、瑞安、临海 , #from 本文来自 , 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戚继光未能及时援救 , 由于是道路阻塞所致 , 所以不加罪 。不久 , 与俞大猷的军队会合 , 在岑港包围了汪直的余党 。但很久都不能将其攻克 , 因此被撤官 , (被责令)戴罪惩办敌人 。不久这些倭寇逃跑 , 其它倭寇又到台州焚烧抢掠 。给事中罗嘉宾等上奏(朝廷)弹劾戚继光无功 , 而且勾通外国 。正在调查审问此事 , 不久就凭借平定汪直的功劳恢复了原职 , 改守台金、严三郡 。戚继光到浙江时 , 见防区的军队不习惯战斗 , 而金华、义乌民俗素有剽悍之称 , 于是请准招募三千人 , 教他们攻击、刺杀的方法 , 长短兵器轮番使用 , 从此戚继光这支部队特别精锐 。又因为南方沼泽地很多 , 不利于骑马追逐 , 便按照地形制成阵法 , 考虑步行作战的方便 , 所有战舰、火药武器、兵械 , 都精心研制然后加以更换 。“戚家军”驰名天下 。嘉靖四十年 , 倭寇大肆抢掠桃渚、圻头 。戚继光急忙赶到宁海 , 据守桃渚 , 在龙山把他们打败 , 追到雁门岭 。倭寇逃脱后 , 趁机袭击台州 。戚继光亲手消灭了他们的魁首 , 把其余的贼全部追到瓜陵江溺死 。而圻头的倭寇又再跑向台州 , 戚继光在仙居拦击 , 在路上的倭寇没有能逃脱的 。戚继光先后九次作战都大获全胜 , 俘虏、斩首的有一千多人 , 烧死溺死的无数 。总兵官卢镗、参将牛天锡又在宁波、温州打败了敌人 。浙东被平定 , 戚继光提升了三级俸禄 。福建、广东的匪徒流入了江西 。总督胡宗宪行文使戚继光援助 。捣毁了在上坊的贼窝 , 贼跑到建宁 。戚继光回到浙江 。第二年 , 倭寇大举进犯福建 。从温州来的 , 会合了福宁、连江各股倭寇攻陷了寿宁、政和、宁德 。从广东南澳来的 , 会合了福清、长乐各股倭寇攻陷了玄钟所 , 蔓延至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 。这时宁德已经屡次失陷 。离城十里有个名叫横屿的地方 , 四面都是狭窄险要的水路 , 贼寇的大本营就设在里面 。官军不敢攻打它 , 双方对峙了一年多 。那些新到的倭寇驻扎在牛田 , 而酋长则驻扎在兴化 , 东南两面互相支援 。福建接连告急 , 胡宗宪再次行文责令戚继光剿灭他们 。戚继光首先进攻横屿的匪徒 。兵士每人拿一束草 , 填平壕沟前进 , 捣毁了贼巢 , 斩首二千六百 。乘胜攻至福清 , 打败了牛田的倭寇 , 捣毁了贼巢 , 其余的贼跑到兴化 。戚继光急忙追赶 , 晚上四更时分抵达贼寇营寨 。接连攻克了六十个营寨 , 斩首一千多 。天亮(军队)进城 。兴化人才知道(喜讯) , 送牛送酒前来慰劳的人络绎不绝 。(战事结束)戚继光便把军队撤回(原来的驻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