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陈性之》原文及译文( 二 )
我曾经敲性之的门 , 静悄悄地 , 好像没有人回应 。过了一会儿 , 一个奴仆走出来 , 问我姓什么 , 不久就恭敬地把我带进去 , 主人以礼接待了我 , 没过多久 , 杯盘都摆出来了 , 始终听不到喧闹嘈杂的声音 。性之外表严肃冷峻 , 与人很少来往 , 即使是大聚会 , 也只不过三四个人 。遇到有外出的情况 , 即使半夜还在百里之外 , 终究也是骑马快速返回家里 。一天 , 他和乡里的士大夫拜访我 , 自命厨师准备饭食 , 吃完饭 , 他从容地说:“我向来不喝酒 , 除了吃饱 , 即使留下来 , 又有什么用呢?”我也就没有再勉强 。性之只满足于有吃有穿 , 不会额外再去赚钱 。他与当地官员没有交往 , 如果到县衙有事禀告 , 他不用问 , 就可以知道县令是否贤能 。这大概是因为他考虑自己太多 , 考虑别人太少 , 就好像向杨朱学习一样 。
然而我听说当性之在剑浦做官时 , 乡人陈公质年岁将老 , 却因犯罪而被关押在这里 。性之故意迎合、抚慰他 , 使他活下来 , 让他忘记自己是犯罪的人 。过了没多久 , 公质死了 。当性之从隔壁郡县回来时 , 在路上恰逢兵马都监前去验证公质的死 , 性之嘱咐他们慢慢地前行 , 说:“有官府公文阻止你们啊”性之急速赶往郡县将此事禀告给官府 , 还能够追上并将公文交给了那些都监 , 又将公质的后事详尽地部署给他们 。大概那些所说的不因为生或死而被察知的古代侠义之士 , 大都也是这个样子吧 。由此推之 , 一直住在乡里 , 很少被世人所了解的士人 , 难道一定是乡人说的善人而已吗?性之用钱买了迪功郎这个官职 , 曾经掌管南剑的剑浦簿 , 后因父母去世辞去官职 , 却没有再被调任 。
性之的家以前有很多竹 , 他从不把它们给人 , 用的大多是华美的器物 , 他从不将它们轻易借给人 。居厚经常笑我没有什么不可以 。墓志铭 , 理应是陈颐请我写的 。陈颐曾经跟着我外出求学 , 郡县将他的名字上报给礼部 , 然而性之却死了 , 大概死于癸卯年十二月七日 , 享年七十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