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王英传》原文及译文

《明史·王英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王英,字时彦,金谿人 。永乐二年进士 。选庶吉士,读书文渊阁 。帝察其慎密,令与王直书机密文字 。与修《太祖实录》,授翰林院修撰,进侍读 。
二十年扈从北征 。师旋,过李陵城 。帝闻城中有石碑,召英往视 。既至,不识碑所 。而城北门有石出土尺馀 。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 。碑阴刻达鲁花赤等名氏 。具以奏 。帝曰:“碑有蒙古名,异日且以为己地,启争端 。”命再往击碎之 。沉诸河,还奏 。帝喜其详审,曰:“尔是二十八人中读书者,朕且用尔 。”因问以北伐事 。英曰:“天威亲征,彼必远遁,愿勿穷追 。”帝笑曰:“秀才谓朕黩武邪?”因曰:“军中动静,有闻即入奏 。”且谕中官勿阻 。立功官军有过,命勿与粮,相聚泣 。以英奏,复给予 。仁宗即位,累进右春坊大学士,乞省亲归 。
宣宗立,还朝 。是时海内宴安,天子雅意文章,每与诸学士谈论文艺,赏花赋诗,礼接优渥 。尝谓英曰:“洪武中,学士有宋濂、吴沉、朱善、刘三吾,永乐初,则解缙、胡广 。汝勉之,毋俾前人独专其美 。”修太宗、仁宗《实录》成,迁少詹事,赐麒麟带 。母丧,特与葬祭,遣中官护归 。寻起复 。正统元年命侍经筵,总裁《宣宗实录》,进礼部侍郎 。八年命理部事 。浙江民疫,遣祭南镇 。时久旱,英至,大雨,民呼侍郎雨 。年七十,再乞休 。不许 。十二年,英子按察副使裕坐事下狱 。英上疏待罪 。宥不问 。明年进南京礼部尚书,俾就闲逸 。居二年卒,年七十五 。赐祭葬,谥文安 。
英端凝持重,历仕四朝 。在翰林四十馀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采访人员不绝 。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 。裕后累官四川按察使 。(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
译文:
王英,字时彦,金谿人 。永乐二年(1404),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入文渊阁读书 。皇上考察他认真细致谨慎,令他与王直抄写机密文字 。他参与修撰《太祖实录》,被授予翰林院修撰,进升侍读 。
二十年(1422),他随从皇上北征 。部队回来时,经过李陵城 。皇上听说城中有石碑,召王英前往查看 。#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王英到后,不知道石碑在哪里,而城北门有块石头露出地面一尺多,王英把它挖出来,发现是元朝时李陵台驿令谢某的德政碑,碑上阴刻(阴刻为凹形状 。凹陷下去的字是阴字,凸出来的字是阳字 。刻图章如果是刻凹陷下去的字,这就是阴刻)有达鲁花赤等名氏 。王英回来把情况详细地上奏皇上 。皇上说:“碑上有蒙古名,将来会说是他们的土地,引起争端 。”便命王英再去把碑击碎 。王英还把它沉入河中,回来汇报 。皇上很高兴他这么细心,说:“你是二十八人中读书的人,朕将任用你 。”便问他北伐的事 。王英说:“皇帝亲征,他们一定远逃,希望不要穷追 。”皇上笑道:“你是说朕黩武吗?”便对他说道:“军中有什么动静,听到了你即入奏 。”还传谕宦官不要阻拦 。立有功劳的官军有过失,皇上命令不给他们粮食,他们相聚而泣 。因王英上奏后,才又给予他们 。仁宗即位后,王英累升为右春坊大学士,请求省亲归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