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刘温叟传》原文及译文
《宋史·刘温叟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
原文:
【《宋史·刘温叟传》原文及译文】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 。性重厚方正,七岁能属文,善楷隶 。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 。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 。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
宋初,改刑部 。建隆九年,拜御史中丞 。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 。三年,兼判吏部辁 。一日晚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前驺者潜知之,以白温叟 。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 。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制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 。“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 。”太祖善之 。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 。温叟恶其名不取 。任台丞十二年,屡求代 。太祖难其人,不允 。开宝四年被疾,太祖知其贫,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 。
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 。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还以白太宗 。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 。”命吏辇归邸 。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 。
雍熙初,子炤罢徐州观察推官待选,以贫诣登闻求注官 。及引对,太宗问谁氏子,炤以温叟对 。太宗愀然,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令大臣罕有其比 。因问:“炤当得何官:”宰相言:“免选以为厚恩 。”帝曰:“其父有清操,录其子登朝,庶足示劝 。”擢炤太子右赞善大夫 。炳、烨并进士及第 。
(节选自《宋史·刘温叟传》)
译文:
刘温叟 。字永龄,河南洛阳人 。为人厚重方正 。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书法 。显德初年,升任礼部侍郎、知贡举 。录取进士十六名 。有人向皇帝诬陷他#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皇帝发怒,斥除其中十二人,把温叟贬任为太子詹事 。温叟实际上并无私心,后来几年,那些被斥除的人相继考中 。
宋朝初期,改任刑部侍郎 。建隆九年,任御史中丞 。遭母丧,退居西洛,不久恢复本官 。建隆三年,兼任判吏部铨 。一天晚上回家从宫前走过,太祖正与中黄门数人偶然登明德门西楼,温叟前面骑马的侍从偷偷地知道了,告诉他 。温叟下令像平常过皇宫那样传呼 。第二天朝见时,温叟详细地说;“人主登楼非时,则近臣都希望得到降恩宽恕,护卫诸军也希望得到赏赐 。我之所以呼喝开路走过皇宫的原因,是想向众人暗示陛下不是时候不会登楼啊 。”太祖认为他做的对 。御史府旧例,每月赏给公用茶、御史中丞得钱一万,公用不足就以罚款补充 。温叟厌恶罚款之名而不取用 。任台丞十二年,多次求人自代 。太祖难找合适人选,不允许 。开宝四年染病,太祖知道他贫穷,赏赐给他器币,几个月后去世,终年六十三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