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沈炼传》原文及译文

《明史·沈炼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
原文:
沈炼,字纯甫,会稽人 。嘉靖十七年进士 。除溧阳知县 。用伉据,忤御史,调荏平 。父忧去,补清丰,入为锦衣卫经历 。
炼为人刚直,嫉恶如仇,然颇疏狂 。每饮酒辄箕踞笑傲,旁若无人 。锦衣帅陆炳善遇之 。炳与严嵩父子交至深,以故炼亦数从世蕃饮 。世蕃以酒虐客,炼心不平,辄为反之,世蕃惮不敢较 。
会俺答犯京师,致书乞贡,多嫚语 。下廷臣博议,司业赵贞吉请勿许 。廷臣无敢是贞吉者,独炼是之 。炼愤国无人,致寇猖狂,疏请以万骑护陵寝,万骑护通州军储,而合勤王师十余万人,击其惰归,可大得志 。帝弗省 。
嵩贵幸用事,边臣争致贿遗 。及失事惧罪,贿日以重 。炼时时扼腕 。一日从尚宝丞张逊业饮,酒半及嵩,因慷慨骂詈,流涕交颐 。遂上疏言:“今大学士嵩,贪婪之性疾入膏肓,愚鄙之心顽于铁石 。当主忧臣辱之时,不闻延访贤豪,咨询方略,惟与子世蕃图自便 。忠谋则多方沮之,谀谄则曲意引之 。要贿鬻官,沽恩结客 。”帝大怒,榜之数十,谪佃保安 。
既至,未有馆舍 。贾人某询知其得罪故,徙家舍之 。里长老亦日致薪米,遣子弟就学 。炼语以忠义大节,皆大喜 。塞外人素憨直,又谂知嵩恶,争詈嵩以快炼 。炼亦大喜,日相与詈嵩父子为常 。且缚草为人,象李林甫、秦桧及嵩,醉则聚子弟攒射 。或踔骑居庸关口,南向戟手詈嵩,复痛哭乃归 。语稍稍闻京师,嵩大恨,思有以报炼 。
后嵩败,世蕃坐诛 。临刑时,炼所教保安子弟在太学者,以一帛署炼姓名官爵于其上,持入市 。观世蕃断头讫,大呼曰:“沈公可瞑目矣 。”因恸哭而去 。
译文:
沈炼,字纯甫,会稽人 。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 。授官溧阳知县 。由于刚直傲慢,忤逆御史,被调到茌平 。父死后他离去,补在清丰,调入朝廷为锦衣卫经历 。
【《明史·沈炼传》原文及译文】沈炼为人刚直,嫉恶如仇,但颇为狂放不羁 。每次饮酒就箕踞笑傲,旁若无人 。锦衣帅陆炳对他很好 。陆炳与严嵩父子交情深厚,所以沈炼也多次和严世蕃一同饮酒 。严世蕃用酒虐待客人,沈炼心有不平,总是同他唱反调,严世蕃畏惧而不敢和沈炼计较 。
正遇上俺答侵犯京师,致书求贡,有许多轻慢的话 。下到廷臣广泛讨论,司业赵贞吉请朝廷不要答应 。廷臣没有人敢支持赵贞吉的,惟独沈炼支持他 。吏部尚书夏邦谟说:“你是什么官?”沈炼说“:我是锦衣卫经历沈炼 。大臣不说,所以小吏说这件事 。”于是罢去廷议 。沈炼愤慨于国家无人,致使敌寇猖狂,上疏请求用万骑保护陵寝,万骑保护通州的军队储粮,而集合勤王军队十多万人,在敌人疲劳时发起攻击,会取得大胜利 。皇帝没有省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