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傅永传》原文及译文
《北史·傅永传》原文及翻译
北史
原文:
傅永 , 字修期 , 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 , 寻复南奔 。有气干 , 拳勇过人 , 能手执鞍桥 , 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 , 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 请洪仲 , 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 , 涉猎经史 , 兼有才笔 。
王肃之为豫州 , 以永为平南长史 。萧鸾遣鲁康祚、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 , 肃令永勒甲士三千击之 。时康祚军于淮南 , 永舍淮北十有余里 。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 , 即夜分兵二部 , 出于营外 。又贼若夜来 , 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 。永既设伏 , 仍密令人以瓠盛火 , 渡南岸 , 当深处置之 , 教之云:“若有火起 , 即亦燃之 。”其夜 , 康祚、公政等果亲率军来斫营 。东西二伏夹击之 , 康祚等奔趋淮水 。火既竞起 , 不能记其本济 , 遂望永所置火争渡焉 。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 , 生禽公政 。康祚人马坠淮 , 晓而获其尸 , 斩首并公政送京师 。
裴叔业又围涡阳 , 时高祖在豫州 , 遣永为统军 , 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 。永曰:“深沟固垒 , 然后图之 。”聪等不从 , 一战而败 。聪等弃甲 , 径奔悬瓠 , 永独收散卒徐还 。贼追至 , 又设伏击之 , 挫其锋锐 。聪、藻徙为边民 , 永免官爵而已 。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 , 永为宁朔将军、统军 , 当长围遏其南门 。萧衍将马仙琕连营稍进 , 规解城围 。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 , 令守营垒 , 自将马步千人 , 南逆仙琕 。贼俯射永 , 洞其左股 , 永出箭复入 , 遂大破之 。仙琕烧营卷甲而遁 。英曰:“公伤矣 , 且还营 。”永曰:“昔汉祖扪足 , 不欲人知 。下官虽微 , 国家一帅 , 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 , 极夜而返 。时年七十余矣 , 三军莫不壮之 。
后除恒农太守 , 非心所乐 。时英东征钟离 , 表请永 , 求以为将 , 朝廷不听 。永每言曰:“马援、充国 , 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治民非其所长 , 故在任无多声称 。后迁左将军、南衮州刺史 。犹能驰射 , 盘马奋槊 , 年逾八十 , 常讳言老 , 每自称六十九 。(节选自《北史?傅永传》 , 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