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新雨山房记》原文及译文
宋濂《新雨山房记》原文及翻译
宋濂
新雨山房记
(明)宋濂
原文:
诸暨为绍兴属邑[1],与婺邻[2] 。国初得婺时伐伪吴张氏[3],相持未决,兵守诸暨界上 。张氏恃诸暨为藩篱[4],乘间出兵侵掠,两军屠戮无虚时 。故诸暨被兵特甚[5],崇甍巨室[6],焚为瓦砾灰烬;竹树花石,伐断为楼橹戈炮樵薪之用[7] 。民惩其害[8],多避深山大谷间,弃故址而不居 。过者伤之 。
今国家平定已十余年,生民各安其业,吾意其中必有修饬室庐以复盛时之观者[9],未之见 。今年,邑士方伯修为余称[10]:其友张君仁杰,居诸暨北门之外,故宅昔已毁 。及兵靖事息[11],始辟址夷秽[12],创屋十余楹 。旁植修竹数百,四时之花,环艺左右[13],琴床、酒炉、诗画之具,咸列于室 。仁杰未乱时稍有禄食,至今郡县屡辟之[14],辄辞不赴,以文墨自娱,甚适,号其室曰“新雨山房”,愿得余文记之 。
一室之废兴,为事甚微,然可以占世之治乱、人之劳逸[15],非徒然也 。方兵戈之殷[16],人有子女金帛惧不能保,虽有居室,宁暇完葺而知其安乎[17]?糗粮刍茭之需[18],叫号征逮者填于门[19],虽有花木之美、诗酒之娱,孰能乐之乎?今仁杰获俯仰一室[20],以察时物之变,穷性情之安,果谁使然也?非上之人拨乱致治之功耶?
【宋濂《新雨山房记》原文及译文】自古极治之时[21],贤且能者运于上[22],陇亩之民相安于下而不知其所由[23] 。然饫饱歌乎[24],秩然成文[25],成周盛时之诗是也[26] 。安知今不若古之时耶?仁杰其试为之 。余他日南归,驾小车过北门,求有竹之家而问焉[27] 。仁杰尚歌以发我[28],余当鼓缶而和焉[29] 。
译文
诸暨是绍兴府的属县,和婺州(今浙江义乌)接壤 。国朝刚攻下婺州时,正在进攻张士诚的伪吴政权,两军相持,没有决出胜负,双方的军队都驻守在诸暨界上 。张士诚依仗诸暨为屏障,趁机出兵突袭侵扰(国朝军队),两军相互杀戮没有一会停歇 。所以诸暨蒙受兵祸最为严重 。高大的奇石,都被砍伐采挖了来制作攻守的工事和器具 。百姓苦于兵祸,大都逃避到深山大谷中居住,抛弃了故宅而不敢居住 。经过这里的人见了无不为之伤怀 。
现在国家平静稳定了已经十多年,百姓都安居乐业 。我推想诸暨县中一定有修整了房舍恢复到它繁盛之时景象的,不过未能见到 。今年,诸暨县士子方伯修对我讲:他的朋友张仁杰先生,住在诸暨城北门外,旧宅已经毁于战火了 。等到战争结束后,才重新开辟旧址,铲除了荒草瓦砾,修造房屋十多楹 。旁边种植着数百竿高高的竹子,四季开放的花草,沿着宅院周围栽培,放琴的架子、温酒的炉子、诗书画卷等器具,都陈列在室内 。张仁杰在未发生战乱时曾有不厚的俸禄,到现在,州县多次征召他,他都推辞#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不应承 。长年以写诗作文来自娱,十分自得 。他为自己的房舍取名为“新雨山房”,希望能够由我来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