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及翻译( 二 )


31.出:在外面,指国外 。
32.敌国外患:指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 。
33.生于忧患:忧愁患害(能激励人奋发),使人能够生存 。
34.死于安乐:安逸享乐能使人死亡 。
解释: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滨隐居之地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用这些方法来使他们内心惊动,使他们的性格坚定,更增加他们原本所没有的才能 。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在内心中有困扰,在思想上有阻碍,这样以后才能奋发;(一个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那么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人们就会明白,在忧患的环境里可以生存发展,在安乐的条件下会衰亡 。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及翻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