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后感( 四 )


书中还谈到,教育者要有效的教育孩子,需要自我克制 。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教育自己的过程,从孩子的语言和行为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看到自己的言行 。想想自己平时的教学,当我的学生出现问题时,我更多的是找孩子的不是,往往只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批评教育,却很少真正的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很少给予孩子真正的关怀,也没有和学生 。我们往往是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在孩子面前,却忽视了让自己不断的接受教育 。这本书让我懂得遇到困难应多从自身找原因当课堂上学生精力不集中,上课不积极或不听讲爱讲话时,不能一味的只是严厉的批评,而应该想想是否是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太单一、没激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否没有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不快乐呢?
有首歌这样唱:你快乐吗?我很快乐 。我想,快乐应该是人生的真谛 。最后,我想用斯宾塞的几句话作为结束,与大家共勉:
当孩子失败的时候,告诉他:一切都可以重来;
当孩子遭遇不公的时候,告诉他:这不是你的错;
当孩子悲观的时候,告诉他:你已经开始走向成功了;
当孩子怨恨时,告诉他:每个人都会出错的,宽容一些,对大家都有好处 。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它就像一颗永流传的钻石,经过时光的打磨,更加光彩夺目 。我将努力学习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希望我的语文课堂能够让学生快乐 。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后感4篇最近拜读了《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有所启发和感悟,书中有很多值的我们教师学习的地方 。书中用朴实的语言描述了斯宾塞先生将自认为不是一个神童的孩子,培养成为取得的成就比神童都大的教育过程 。
他认为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 。下面是他做过的一个实验:我带两群孩子到德文特河边,告诉其中的一群孩子:我一发出口令你们就跑到教堂那里去,那里正在举行婚礼,先跑到的有可能会得到小糖果 。另一群孩子我只是告诉他们:你们要尽快跑到教堂那里,越快越好,谁落后我就会惩罚谁 。随着我的一声口令,两群孩子都飞快地跑起来,要知道从河边到教堂不是一段很短的路程 。结果呢,知道教堂在举行婚礼的孩子,先跑到的很多,而且到了以后,大多还很兴奋 。而另一群孩子,有的掉队了,有的干脆跑了一半就停下来了 。停下来的孩子多了,大家也就不怕惩罚了 。
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一群孩子在开始跑的时候,就把跑到教堂这件事情当成了一件快乐的事,因此跑起来就轻松得多,而另一群孩子则把跑到教堂 这件事情当做了一个命令,只是被动地去执行,尽管有惩罚的威胁,但仍然作用不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