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为什么太阳可以燃烧这么久?难道太阳那边有很充足的氧气吗?
太阳发光发热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燃烧 , 而是核聚变 。
太阳是一个等离子体 , 就是在高温下 , 部分原子的核外电子丧失 , 原子变成了离子 , 但丧失的电子并没有完全离开原子核 , 而是一直荡漾在原子核的周围 , 形成一团保持电中性的“电浆” , 这就是等离子体 。
太阳这种等离子体状态不是靠氧气化学燃烧的高温形成的 , 而是源于核心区氢核聚变释放出的巨大能量 , 使太阳表面的气体完全电离 , 这样的太阳的火焰并不需要氧气参与燃烧 , 就成为我们看到的一个耀眼光球 。
太阳这个球主要是由氢和氦组成 , 按质量氢占比为73.46% , 氦占比为24.85% , 还有约1.69的其他元素 , 包括氧0.77%、碳0.29%、铁0.16%、氖0.12%、氮0.09%、硅0.07%、镁0.05%、硫0.04%等 。
我们地球上大气氧元素占有21% , 才会助燃出足够的火焰 。 从太阳成分结构来看 , 只有0.77%的氧 , 怎么可能靠氧气烧得起来呢?
等离子体是物质存在的第四态 , 恒星是可见宇宙的主体 , 因此我们可见宇宙主要是由等离子体组成 , 是这个世界最多的物质形态 。
太阳为什么会核聚变?
太阳是我们太阳系唯一的母恒星 , 其质量达到1.9891x10^30kg , 占据了整个太阳系的99.86% , 是我们地球质量的33万倍 。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 , 质量越大的天体 , 引力越大 , 这种引力不光是天体表面外的相互吸引力 , 而且有不断向中心坍缩的趋势 , 这样就形成了向内的巨大引力压 。 比如地球 , 中心压力达到了360万个海平面大气压 , 而太阳这样巨大天体 , 核心引力压力达到了3000亿个大气压 , 是地心压力约8万多倍 。 在这种压力下核心温度达到1500万度 。
核聚变的条件一是高温 , 二是高压 。 太阳核心温度并不算高 , 因此催动核聚变的主要原因是高压 。
太阳核心的氢原子在高温高压下 , 外层电子被剥离成为自由电子 , 原子核就被光秃秃的暴露出来 , 在巨大压力下靠在一起发生融合 , 也就是聚变成为一个氦原子核 。 在这个聚变过程中 , 会有0.7%的质量转化为能量 , 这就是太阳巨大能量的来源 。
据测算 , 太阳每秒钟有6亿吨的氢转化为5.958亿吨的氦 , 其中有420万吨的质量全部转化为能量 ,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 , 我们可以得出这个能量达到3.78x10^26J 。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太阳每秒钟发出的能量相当约1.05万亿亿度电 , 要燃烧3亿亿多吨煤才能够得到 。 这些能量不断的从中心向外辐射 , 经过辐射区、对流层、光球层、色球层 , 最后以电磁辐射的方式散发到太空 , 我们地球也分得22亿分之一这点羹 。
不过地球这点羹每秒就达到了1.72x10^17J , 相当480亿度电 , 是1500万座三峡大坝发电总量 , 或每秒3000多颗广岛原子弹爆炸的能量 。
那么 , 太阳能够以这种核聚变方式燃烧多少年呢?
很多人担心 , 太阳这么烧下去 , 即便是这么核聚变下去 , 每秒钟消耗掉6亿吨的氢 , 不会很快掏空了身子死掉吗?我们来计算一下 。
太阳是一颗黄矮星 , 这种质量恒星典型寿命约100亿年 , 现在太阳年龄约50亿岁了 , 还有50亿年的寿命 。 那么这100亿年能够烧掉多少氢呢?又消耗掉多少质量呢?这是一个简单的小学算数体 , 我们吃瓜群众都能够算出来 。 1个小时3600秒 , 1天24小时 , 天文学中一个儒略年为365.25天 , 就是31557600秒 。 100亿年就是约3.16x10^17秒 。
每秒钟消耗6亿吨的氢 , 100亿年消耗:(3.15576x10^17)x(6x10^8)≈1.89x10^26吨 。
【核聚变|为什么太阳可以燃烧这么久?难道太阳那边有很充足的氧气吗?】100亿年消耗了约189亿亿亿吨的氢 。 而太阳质量为1.9891x10^27吨 , 100亿年消耗掉的氢占太阳质量比的多少呢?即:(1.89x10^26)/(1.9891x10^27)≈0.095
也就是100亿年太阳由氢转化为氦的消耗总量约占太阳总质量的不到十分之一 。 如果要计算其真正转化为能源的质量 , 消耗量就更少了 , 只是这个消耗总量的0.7% , 为太阳质量的0.00067% 。
所以 , 一些朋友老担心太阳会烧完了完全是多余的 。
实际上太阳演化晚期 , 并不是整个太阳的氢转化完了 , 而只是核心的氢完成了转化 , 太阳会膨胀成一个巨大的红巨星 , 这个红巨星外围质量会渐渐消散到宇宙中 , 中心那被转化为氦的部分 , 在停止核聚变后的引力高压下会发生氦聚变 , 最终成为一个致密的碳球 , 这就是太阳的归宿~白矮星 。
推荐阅读
- 太阳正以每秒400万吨的速度损失质量,地球会由此远离太阳吗
- 微波技术在许多的量子平台上无处不在,并且可以精确控制和读出量子态
- 什么是磁层,在哪里?
- 通过一些自然现象,可以预知冬季的气候
- 大熊猫告诉你:吃素为啥也能胖?吃草的牛也能长肌肉
- 猛兽侠:急先锋打败狂飙后,为何要毁掉其火种,交给黑猩猩不行吗
- 托卡马克和仿星器的主要区别
- 支持偶极和高阶等离子体模式的纳米桥菱形天线
- 人类还能存在多久?科学家通过公式计算得出:2779年人类或会消失
- 假设200公斤的螳螂,和200公斤的老虎打一场,谁会更厉害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