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 业绩巨亏股价却暴涨,市场炒作不可太任性


股价 业绩巨亏股价却暴涨,市场炒作不可太任性

日前 , 在深市挂牌且已披“星”戴“帽”的H公司发布公告称 , 由于7月份以来其股票交易多次出现异常波动 , 为维护投资者利益 , 将就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进行核查 。 股票自7月29日起停牌 , 将在披露核查公告后复牌 。 H公司堪称今年以来深市的“明星股” , 此次停牌核查 , 其实亦是应有之义 。
公告显示 , 2021年7月1日至7月28日 , H公司股票涨幅为88.76% , 期间共有15个交易日涨停 。 虽然累计换手率为47.58%并不算高 , 但股价的涨幅却不小 , 更何况还是一只披“星”戴“帽”的股票 。
事实上 , H公司股价7月份的表现 , 仅仅只是其今年以来的一个缩影而已 。 2021年以来 , 该股涨幅高达501.89% , 其股价也从1.06元上涨至6.38元 。 虽然2021年像宁德时代等个股表现火爆 , 但要与H公司相比 , 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 就股价表现而言 , 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
但是 , 如果从业绩、基本面上进行比较的话 , 则H公司与宁德时代等众多核心资产股票同样不在一个档次上 。 今年7月15日 , H公司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 , 预亏1.04亿元~1.55亿元 。 而从2018年至2020年 , H公司累计亏损超过40亿元 。 这也意味着 , 三年多以来 , H公司处于持续亏损中 。 此外 , 一季报显示 , H公司每股净资产为负4.44元/股 , 说明该公司已经严重资不抵债 。 在去年12月份被债权人申请重整的情形下 , 今年2月份 , 深圳中院决定对H公司进行预重整 , 同时指定了预重整管理人 。
但就是这样一家公司 , 其股价却遭到市场的大肆炒作 , 且涨幅不俗 , 确实有点不可思议 。 个人以为 , 市场对于H公司股价的炒作 , 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 。 一是市场的疯狂投机行为 。 H公司基本面乏善可陈 , 股价却涨幅不菲 , 投机资金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 事实上 , 对于ST类股票 , 市场向来都有炒作的“传统” 。 比如每年年底都是ST类公司保壳的重要窗口期 , 也是市场炒作ST类公司的重要窗口期 。 某些获得较高程度关注的ST类公司 , 市场资金对其进行炒作往往会延续较长一段时间 。 如果该ST类公司有相关概念与题材支撑 , 则其股价表现更不一般 。
二是市场对于H公司的重整抱有希望 。 H公司的重整 , 或会让该公司产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 比如7月18日晚H公司披露了深免集团发来《投资意向函》事项 。 资料显示 , 深免集团是我国第一家经国务院批准经营免税商品的国有独资企业 。 该消息也导致H公司股价连续8个交易日涨停 。
不过 , 无论是多大的利好 , 市场资金对于相关个股的炒作也应有个“度”的问题 。 对于H公司而言 , 市场如此大肆炒作 , 个中无疑充斥着非理性成分 。 实际上 , 类似案例在市场上并不乏见 。 最终 , 高位买入者要么惨遭套牢 , 要么割肉亏损出局 。
除此之外 , 市场对于新股的炒作同样应该有个“度”的问题 。 像科创板与创业板新股挂牌前五个交易日由于不设置涨跌幅限制 , 导致挂牌首日涨幅纪录不断刷新 。 最突出的例子非读客文化莫属 。 读客文化挂牌当天最高涨幅超过19倍 , 无论是市场行情 , 还是该公司的基本面 , 显然都不支持该股有如此大的涨幅 , 但市场资金任性的结果 , 也导致了纪录的产生 。
【股价|业绩巨亏股价却暴涨,市场炒作不可太任性】个人以这 , 无论是对老股的炒作 , 还是对挂牌新股的追捧 , 市场资金都不可太任性 。 就监管而言 , 也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 比如 , 个股炒作背后 , 不排除有大资金在操纵市场 , 以及内幕交易情形的发生 。 对于像H公司出现的股价异动现象 , 不能仅仅只下发关注函了事 , 更应该利用大数据系统持续监控 , 一旦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出现 , 应及时介入调查 , 并作出严厉的处罚 。 与此同时 , 上市公司方面也要做好信披工作 , 切不可让相关信息被别有用心者利用 。 而对于新股遭遇疯狂炒作的现象 , 个人以为除了强化监管外 , 还需要从新股定价机制上着手 , 让询价机构能询出合理的发行价格 , 平衡好市场各方的利益 , 以抑制市场的疯狂炒“新”行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