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清明节养生保健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 。农历书曰: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 。清明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度,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气温已升到12度以上,此时正是桃花初绽,杨柳泛青,凋零枯萎随风过的明朗清秀景致的再现 。清明时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祭祖扫墓的日子,作为中国人更是重视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 。宋代高菊涧的《清明》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日墓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
各地清明虽都有祭祖之习俗,但其祭祖的方式各不相同 。北方地区常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猪狗的说法,而且从人们把清明称为鬼节的意义上看,插柳、戴柳似有驱邪避煞、消灾解祸的作用,所以,民间还把清明称为寒食节 。也就是在清明这一天,有不动灶火,忌食热食,否则要遭到神的惩罚的说法 。我国台湾地区的祭祖方式更显不同,台湾县志记载:清明,祀其祖先,祭扫坟墓,必邀亲友同行;妇女驾车到山,祭毕,席地而饮,薄暮而还 。这些古代旧时的遗风保留至今,说明人们对清明的重视 。
在农业生产中,清明作为重要的节气,更有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拖延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说法;在我们城市里也有植树造林莫过清明之说 。由此可见,不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清明都是一个让人们值得重视的日子 。
就中医养生来讲,清明也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节气 。在这个节气中,因为是高血压的易发期,我们围绕此病讲讲如何养生 。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内,动脉压持续增高而言,并可伤及血管、脑、心、肾等器官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 。该病的发病率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也较正常血压者高出35倍 。中医对本病的辨证要点,除观察血压变化外,还要对病人眩晕、头痛等全身症状进行分析 。病因多见年老体虚、情志失调、劳倦久病、饮食偏嗜等 。其病理主要为阴阳失调,本虚标实 。
常见证型有:阴虚阳亢证(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失眠多梦,腰膝酸软,面时潮红,四肢麻木);肝肾阴虚证(头晕眼花,目涩而干,耳鸣耳聋,腰酸腿软,足跟痛);阴阳两虚证(头目昏花,行走如坐舟船,面白少华,间有烘热,心悸气短,腰膝酸软,夜尿频多,或有水肿) 。患有高血压的人在进行养生时,应针对阴阳失调,本虚标实的病理,以调和阴阳,扶助正气为大法,采用综合调养的方法,如情志调摄 。因为本病与情志因素关系密切,在情志不遂,喜怒太过之时,常常影响肝木之疏泄、肾水之涵养 。

推荐阅读